南宁新技术产业建设开发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地籍测绘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土地储备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分析土地储备供应管理与地籍测绘的相关概念及应用,剖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地籍测绘在土地储备供应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籍测绘;土地储备供应管理;重要性
引言
为了更好地维护土地使用者的利益,人们对于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测绘技术已经很难满足现在的精度和效率要求。目前,各种先进的测绘工程技术被不断应用到地籍测量过程当中。尤其相关定位技术和高分辨率遥感摄影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保障了地籍测量的精度问题。在开展地籍测量过程中,必须保障测量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土地权属纠纷问题。
1地籍测绘工作的内容
地籍测绘工作主要是对测量地的表面图形、位置、界限等进行测量,在测量完成之后进行相应的记录。该工作主要是由国家相关部门主导进行的,在地籍信息管理中非常重要。例如对农村宅基地的地籍信息收集,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权益,这样也方便国家开展相应的政策,比如不动产规划、搬迁等。此外在开展测绘工作时,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很高,所以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很高。
2土地储备供应管理与地籍测绘的关系
(1)地籍测绘为土地储备供应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近四年,南宁市供应土地36000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372亿元,地籍测绘为土地的收储供应管理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图形资料。通过对土地测绘结果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定制出科学的、合理的土地收储供应计划,以此来确定城镇、乡村等的土地储备供应目标。由此可见,地籍测绘为土地的收储供应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资料。(2)地籍测绘为土地收储供应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南宁市在土地收储管理过程中,以地籍测绘确定片区、项目、宗地为收储供应基础,并且应用了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为核心技术,为我市土地的收储供应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土地收储管理管理过程中,从土地收储阶段———土地开发整理阶段———土地入库阶段———土地供应阶段,通过应用土地测绘技术,与大量的信息化数据相结合,能够对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的大量土地信息进行动态的、事实的检测与审查。及时有效地探测并审查出合理以及不合理的土地使用情况,为土地开发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可靠的工作依据。
3现代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3.1野外数字测量
野外数字测量主要被应用在房产土地测绘、电力水利工程土地测绘和国土资源规划土地测绘工作中,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在野外施测,获得的测绘地籍图、基础数字地形图等可以为相关测绘工作提供数据服务,可利用地籍管理系统对野外测量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在野外数字测量中,常用的技术设备有全站电子速测仪与测图软件。首先将全站仪、测图软件与电子记录簿结合,通过数据采集软件将野外数字测量获得的数据信息传输到电子记录簿中,并通过预处理的方式调整数据格式,将数据存储在信息库中以便土地管理工作使用。该野外数字测量的方式具有电子记录簿、全站仪的智能化程度高,操作难度较小,受到技术设备的影响较小的优势,但同时存在可视性较差、测绘图绘制时误差大的缺陷。其次,将全站仪、测图软件与计算机结合起来,使数据采集和处理结合起来进行数据集成化管理,利用全站仪获取地籍数据,然后又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对这些地籍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并存储在数据库中,该方式的效率较高,但是成本较高,而且在野外测量中也容易受到复杂环境的影响,可行性较差,应用并不常见。
此外,可将全站仪、测图软件与掌上电脑相结合,借助蓝牙传输的便利性,使全站仪获取的地籍数据在各部门之间得以传递,掌上电脑相对来说受野外测量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具有可视化好、能存储多种数据格式的优点,因此该方式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2全站仪数字化技术对林地进行细节测量
在进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过程中,一些林地等复杂情况增加了测量工作的难度。这时候如果仅仅通过GPS技术,无法对这些情况进行有效划分。为了保障数据划分的精度,土地测量就需要使用GPS加全站仪数字测图技术来开展工作。利用全站仪数字测量装置对复杂的地势和建筑物进行测量和搜集数据,保障权属地划分的精度。在使用全站仪数字化装置的过程中,测量人员需要保障接收装置放置在空旷地带,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
3.3增强土地储备工作的准确性
要想更好地推进土地储备供应管理工作,就要对我们国家所有的资源做到心中有数。而要想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并且掌握土地储备信息,就要做好地理信息技术的测绘工作。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国家有多少地,有多少能用,有多少不能用,而又有多少是需要我们开发的。在地理国情监测方面,相关专业人员通过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实地信息情况通过数字卫星模型传输到计算机上,打造一个四维的立体模型,通过一张图,点线面相结合,这样我们就可以实时了解实地的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这样也可以使我们的土地监测工作更加具有精准性、快捷性,从而推进数字化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这也算我们发展土地储备供应管理事业的一个重大进步。
3.4土地勘测
土地勘查工作是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保障了土地资源的界定和划分,才能使相关部门对土地资源的审批和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新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推广应用,可以提高土地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可以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率,使用测绘工程技术和遥感技术辅助勘测可以为土地规划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通过利用测绘工程技术和遥感技术来收集土地信息数据,然后通过专业的软件进行分析,最终的数据不仅为土地基础信息的形成提供了数据支持,而且为实现土地资源动态管理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5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地理信息系统,是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它为资源的共享和合理配置提供了最方便的技术支持。例如我国目前的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地测绘技术,运用它来测量收集每一寸土地的位置,从而给相关部门制定土地储备计划奠定基础,同时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测量土地资源中,运营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某地需要某物合理规划出来,并且会选择出更好的资源和范围来发展更好的工程活项目,从而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结语
综上所述,各种先进的测绘工程技术应用到地籍测量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土地划线的精度,有效避免了土地纠纷问题。但是在选择具体的测绘技术过程中,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来确定最终的测量技术,从而保障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振坡,翟婧彤,王丽艳.“反规划”与城市土地储备结构和供应时序优化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5):59-66.
[2]尹航.数字化测图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4):18-19.
[3]康春.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4]王洁.信息化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2019,9(8):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