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滇池路119号优秀历史建筑修缮工程中电气改造难点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史香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以黄浦区滇池路历史建筑修缮工程为例,对其中存在的电气改造难点和对策进行分析,其中施工改造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对历史建筑外观完整要求、室内电路施工条件复杂和验收标准较高等等。
        身份证号码:32048119820825XXXX  上海丰骋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以黄浦区滇池路历史建筑修缮工程为例,对其中存在的电气改造难点和对策进行分析,其中施工改造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对历史建筑外观完整要求、室内电路施工条件复杂和验收标准较高等等。通过对施工技术发展现状论述,重点探究了突破技术难点,强化历史建筑修缮水平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建筑;修缮工程;电气改造
        前言:
        近年来,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是建筑行业发展的热门,而电气改造作为施工过程的重点与难点,需要对相关理念和技术进行分析,提升改造技术应用能力。黄浦区滇池路119号历史建筑是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对其进行施工改造技术应用尤为重要,需要关注先进技术应用途径,提升建筑物电气改造能力。
        1项目简述
        本施工项目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滇池路119号,为珍贵历史古建筑工程,需要对该项目进行修缮,对其中电气工程进行改造。目前工程造价金额为1175万元,建设周期7个月,时间是2018年6月到2019年1月。项目施工中,应加强改造技术应用,合理解决项目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此外,改造项目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需要在相关方面做出调整,制定管理措施。
        2修缮项目电气改造难点
        2.1建筑外观完整要求
        项目主要是历史建筑修缮,其最大的施工难点是保证建筑整体结构完整,实现对建筑外观还原。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利用先进技术,对室内电路进行改造,优化电气设备,使得建筑物更具具有魅力。实践工作中,需要对建筑外观提高关注力度,善于根据施工设计图和施工方案,对历史建筑进行电气改造。工作过程中,不得损害外观完整度,保持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体验度。
        2.2室内电路施工复杂
        电气改造项目设计室内电路布局,由于历史建筑结构复杂,需要对电路系统进行精准设计,需要严格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相关修缮工作。然而,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能力有限,对室内电路施工与布局存在问题,影响电气设备本身的服务效率。历史建筑修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关领域工作人员,不断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对室内电路进行优化,使得电路设计工作满足历史建筑修缮要求。具体工作中,应对目前室内电路存在的技术应用不足问题提高重视。
        2.3满足国家验收标准
        在本项目中,应用了国家验收标准《工程质量规范》(GB50300-2013),对各项施工标准要求较为严格。改造项目作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建筑,需要对其中应用的施工技术进行规范,做到“修旧如故”原则,这些要求对施工人员和承建单位工作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工程项目施工难度大,要求高是主要特点。项目施工中,电路管线是重点,也是室内电气改造的基础,需要对电气设计、铺设以及施工原则进行明确,对相关施工作业标准与国家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对应[1]。
        3解决技术难点的有效对策、
        3.1细节管控
        上文提到历史建筑修缮施工中,对建筑物外观完整要求较为严格,在进行电气改造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方案措施,以实现建筑物外观性能为主要工作目标。实践工作中,应做好细节管理与控制工作,对电路管线的铺设进行严格要求,具体施工中应用开槽埋线和暗管埋线方式,规范建筑物细节施工,促使建筑整体施工作业能力提升,满足项目改造施工预期要求。在综合布线过程中,也参考“火线控制开关,零线深入灯头”的设计方案,对细节问题进行控制,确保建筑物整体改造性能良好,与新时期建筑理念相一致。
        作为项目经理,在施工中对建筑质量负主要责任,为全面提升上海黄浦区滇池路119号项目整体修缮效果,总结了以往同类型建筑的工作经验,并且在项目开始阶段严格依据项目电气线路竣工图,对现场布线施工进行技术指导,促使布线工作科学有效,促使改造项目稳定开展。在细节管理中,主要对供配电系统、结构流程和配电箱柜等方面进行规范,并且对施工原材料和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满足行业施工质量需求,提升技术应用能力。项目施工中,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对影响细节管理要素进行规避,提高工程项目整体水平。
        细节管理中,也对建筑企业施工能力进行检验,提升建筑项目整体控制效率。并且在管理过程中对细节问题进行分析,包括材料质量问题、施工方案制定问题和施工中特殊要求等等。

项目设计中,一旦出现变更需要对施工合同进行调整,并且利用完善的管理方案,对细节问题进行控制,保证项目施工质量。
        改造过程中,需要关注设计变更问题,并且采取控制方案,致力于将损失降到最低。方案应用中,也需要关注资金利用效率,对项目施工组织计划和电气设备改造施工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控制,巩固历史建筑项目施工质量。实践表明,在电气改造施工中,对设计变更问题进行控制,采取科学治理方案,是提高施工效率的重要措施,可满足业主方合同需求。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历史建筑电气设备施工图,对目前技术应用合理性进行研究,使得项目本身施工建设与合同要求相一致,达到行业先进技术标准[2]。
        3.2技术应用
        历史建筑修复中,对室内电气项目进行改造的难点也体现在技术应用方面。由于以往施工理念和技术未能做出及时调整,使得项目施工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改造技术,不利于质量控制工作。历史建筑施工中,应关注对内部电气项目的优化设计,使得电路系统服务能力提升,满足新时期历史建筑传承与发展需求。具体工作中,技术人员利用BIM技术,对现场布线操作进行动态化演示,通过构建模型,将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可视化,引导施工人员观看,促使相关人员了解施工中的各项注意事项和风险问题,对提升历史建筑修缮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基于BIM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的应用,可实现施工前后对比,通过建筑模型,对施工中设备应用、技术指导和原材料使用等方面进行模拟操作,使得项目施工过程可视化,提升技术应用效果。实践工作中,技术人员对现有施工技术做出改革,创新理念与技术是提高作业效率的重要保障,需要对相关问题提高关注力度。施工管理中,也应改善以往的方式,注重利用网络化管理技术,对相关内容做出规范与指导,促使历史建筑修缮施工有序开展。
        此外,项目施工中,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尤其是电气改造中,对线路铺设方式进行技术应用,并且对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措施进行应用,满足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需求。项目施工中,应重点强化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并且对电气设备运行能力进行测试,达到行业先进施工水平。工作中,主要是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引导施工人员对线路铺设方法进行升级。
        项目施工中,为避免问题出现影响电气改造工作连续性,利用BIM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并且对施工风险要素进行合理预测,描述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并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规避,提升项目整体控制能力,践行新时期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思想。技术应用是管理工作核心,需要对先进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论述,明确项目质量验收标准,使得项目施工更加高效合理。
        3.3验收标准
        历史建筑修缮施工中,需要对电气设备施工进行严格要求,施工技术应用需要满足行业最新技术标准要求,并且对相关验收标准进行提升,严格控制质量关,提升施工技术应用能力。项目施工中,考虑到历史古迹建筑的研究价值,需要严格控制施工方案,对工作内容和主要方法进行明确。质量验收标准应满足住建部193号文件要求,即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3,对于项目施工中存在的质量不合理问题进行严格处理,提升整体验收质量。
        实践中,验收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工程概况,对设计图纸和重点工作内容进行规范,使得项目施工满足实际要求,提升历史建筑修缮能力。质量验收中,对线路安装路径是否规范、设备质量和使用性能进行重点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要求,对项目各方面进行控制,满足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要求[3]。历史建筑工程线路施工重要性不言而喻,应对验收标准进行升级,保证项目质量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项目施工中,应贯彻落实“修旧如故”原则,对建筑物电气设备进行设计,并且优化施工方案,使得项目施工质量显著提升。对电气设计、铺设和施工技术升级改造,满足项目实际验收标准。在本项目施工后,结合设计图纸,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重点加强电气设备运行效果和服务能力控制,使得电气设备运行更加稳定、连续,发挥技术使用优势。
        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研究了上海市黄浦区滇池路119号历史建筑项目,对其室内电气线路进行改造,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要求。同时,施工过程中,重视细节管理,对项目施工方案和图纸进行严格审核,保证现场施工质量。项目施工中,也强化了技术应用能力,利用BIM技术对现有施工能力进行改善,做好验收标准设计,提升建筑整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韵.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与还原——哥伦比亚总会项目[J].中国住宅设施,2020(04):23-25.
        [2]常青.中山路历史建筑修缮再生设计,海口,中国[J].世界建筑,2019(11):18-19.
        [3]刘婉婷,高宜生.烟台广仁路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与思考——以广仁路23号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实践为例[J].城市建筑,2019,16(26):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