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18519851020XXXX
摘要:土建施工质量是电力工程的基础质量,当此质量体系不满足指标要求时,会导致电力配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土建工程对于电力工程的重要性,因此出于电力工程质量考虑,相关施工单位需要对土建施工技术进行管理,同时要找到提升电力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的路径,使电力工程质量达到新的水平。本文将先对传统电力工程土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再以问题为路径,提出提升土建施工技术的方法。
关键词:电力工程;土建;施工技术
引 言
土建施工技术是决定土建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任何类型的土建工程都需要对此保持重视,其中就包括了电力工程。现代电力工程土建施工技术较为传统化,其与人工、设备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很多时候会因为人工、设备因素而导致相应的问题出现,同时介于现代地质环境的复杂性,施工时也会受到此类因素的影响,由此说明传统电力工程土建施工技术存在缺陷,存在改善的必要性。
1 电力工程常见土建施工技术
1.1 地质改善与地基工程
电力土建工程会涉及到地质条件的影响,如果地质条件表现不佳,就会使得工程稳定性受到极大的影响,例如在电力杆塔土建工程当中,杆塔的结构庞大,且具有较大的重量,如果其所处地质环境存在质量问题,就会导致杆塔不稳定,在一些外力影响下很容易出现倒塌问题,由此可见电力工程必须重视地质环境问题,对此就需要进行地质改善工程。通常情况下,电力地质改善工程技术与常规土建工程技术相同,可以采用灌注桩的方式来实现地质改善,即先通过钻孔作业得到桩孔,在对桩孔进行清理后,对灌注内灌注浆液,利用浆液自流效应填充土体空隙,待浆液凝固地质环境的密实度将得到提升,相应可以给塔基提供良好应力[1]。
1.2 地下工程
地下工程常见于电厂建筑施工当中,此项工程与上述地质改善与地基工程类似,但更加复杂且范围更大,所以施工单位应当对此保持重视。在常规电厂工程当中,地下工程大致内容包括基坑开挖、地下管线埋设等[2],具体内容如下:(1)基坑开挖电厂基坑地基开挖当中,首先在地质环境良好的情况下,需要结合电厂实际规模来决定基坑大小,同时围绕基坑大小将其分类,即较小则为常规基坑,较大则为深基坑,其次在两种不同基坑的条件下,施工单位要选择相应的支护技术,即在常规基坑当中,应当做好边坡加固支护工作,具体方法与上述灌注方法一样,而在深基坑当中,不但要做好边坡加固支护工作,还要采用锚杆支护等方法来保障施工现场安全,因为深基坑规模较大,其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具有强大动力,并且很容易受到施工扰动,所以必须要通过更加强力的支护技术来进行保障,最终在支护技术良好的前提下,依照设计要求来进行开挖,要尽可能减小实际基坑规格与实际要求之间的误差,再采用夯击方法等设置桩基即可。此外,因为电厂基坑开挖工程面积较大,所以实际施工当中很可能遭遇地下水文条件限制,因此在施工当中应当先了解地下水文的具体情况,如果存在影响需要采用排水措施来进行防护。(2)地下管线埋设为了使得电厂各项设备可以正常运行,电厂土建当中还需要进行地下管线埋设工作,此项工作工序包括管线渠开挖、管线加固两个部分。在管线渠开挖当中,应当围绕实际管线的规格来设计渠道规格,两者的直径与宽度都必须匹配,同时在开挖完成之后需要对管线渠道进行清理;在管线加固当中,需要采用加盖法等将安装完成的管线固定在渠道空间内,以免其发生位移。
2 传统电力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缺陷
2.1 地质改善技术问题
虽然在传统杆塔施工当中,施工单位对于地质条件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较高的重视度,但限于当时技术水平以及地质情况的复杂性,在面对一些特殊地质条件时,经常无法有效对此进行处理,例如在一些山区杆塔工程当中,因为此类地质条件主要由岩石组成,所以具有较大的空隙,其稳定性很差,说明不能直接进行施工,而在常规的灌注方法条件下,灌注浆液的固结力只能对地质中少量的土体产生作用,所以该方法的地质改善效果不佳,给当时电力杆塔建设工程造成了巨大的阻碍[3]。
2.2 防水技术缺陷
在传统电力工程当中,水体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即在一些水文丰富的地质环境当中,工程桩基以及土体都会被水侵蚀,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导致相应的质量问题,那么为了对此进行防护,在传统施工技术当中,主要采用排水技术来避免水体影响,但土体内本身的水分则难以处理,这导致电力土建工程始终存在质量隐患,说明传统土建施工当中防水技术存在缺陷。
3 提升电力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的路径
3.1 地质改善技术提升
针对山体地质环境,以往方法并不使用,而在先进理论条件下,针对山体环境已经有了良好的改善方法,即换填土方法。山体换填土方法与常规换填土不同,其需要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初步整平,降低山体凹凸程度,其次铺垫卵石层,卵石可以填补山体的空隙,起到提高稳定性基础,但要注意卵石的质量以及层厚必须合理,最终采用沙砾与细土的混合料铺垫在卵石层上,以填补卵石层的空隙,由此就完成了地质改善工作,弥补了传统土建施工技术的不足。
3.2 防水技术提升
针对水体影响,现代电力土建工程在施工当中依然可以采用以往技术来进行防护,但还需要采用其他技术来加强防护效果,即针对土体内原本的含水量,在先进理论下,可以使用挤密法来进行控制,该方法可以将土体内的水分挤出,并且起到土体密实度提高的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另外,在实际应用当中,挤密法需要在正式施工之前进行应用,同时应用完成之后有必要进行含水量检测,确保实际效果。
3.3 基坑支护技术提升
实际上上述提到的三种基坑支护技术在功能上都有自己的优势特点,尤其是锚杆支护技术应用效果最佳,因此在施工当中依旧可以选择这些技术来进行支护,但针对各项技术的缺陷,有必要采用相应方法来进行处理。针对钢板桩支护,在实际施工当中,可以将该支护技术作为辅助支护技术来使用,即将此项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使两者相互弥补;针对重力挡墙支护,需要在挡墙设立之前对土体进行喷浆,使土体稳定性更高。之后挡墙设立完成后,需要采用土钉等来进一步稳固,提高挡墙稳定性;针对锚杆支护,主要需重视锚杆设施选型,要在质量原则条件下,考虑施工便捷性来进行选择。
4 结 语
综上,本文先对电力工程常见土建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后针对分析结果,对传统电力土建工程中常见土建施工技术缺陷进行了介绍,最终针对常见土建施工技术缺陷,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提升路径,对电力土建工程的质量有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启帆,孔志增.试论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2):119-120.
[2]蒋 琛,徐晨晖.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的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24):158.
[3]叶青茂.刍议电力工程安装和土建施工的配合施工技术应用[J].科学家,2016,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