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规划现状及趋势

发表时间:2020/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闫洪东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
        身份证号码:37232319811022XXXX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装配式建筑是现在世界上所采用的主流是工业、民用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对房屋部件生产实行标准化,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较小,房屋部件安装时间快安装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产业园区的修建工程量巨大,更加适合采用装配式的建筑方法。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群众中尚未普及形成规模,早期进行装配式建筑的价格要高于传统建筑的价格。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生产技术的成熟,其价格优势与其便捷性会逐渐显现出来。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升,从不足20%,到2018年已经达到59.58%,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伴随着让世界震惊的“中国速度”发展的中国经济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能耗大等问题,已经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随处可见的雾霾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系列环境问题时刻在提醒着我国建筑业急需从传统的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可持续型的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实现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1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的规划现状
        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工厂化的生产、装配化的施工、信息化的管理等一系列方式,完美的诠释了现代工业化的生产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经明确的提出:要重点把握实体经济发展,提高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已正式成为未来新型建筑行业发展及变革方向,装配式建筑产业将会成为未来产业竞争的核心领域。大环境下,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必然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从2016年开始,全国逐步掀起了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的新浪潮,各种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的规划如雨后春笋一般相继开展,加之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极大的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了装配式建筑相关研究,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实践,当前逐步形成了设计、加工、施工、安装等一体化发展,带动了以预制混凝土、钢结构、建材装修、装配式装修等行业为首的产业链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的建设从我国的一五计划便开始,只是当时由于技术的不成熟,不具备完整的产业生产链条,因此园区的规模普遍单一且规模较小。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在进入新时期以来,在国家发展新型城镇化,大力提倡环境保护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的发展成为了必然趋势。我国的装配式产业园的规划现状呈现6大特点:(1)产业业态更新换代,建设规模显著提升。(2)顶层制度逐步完善,地方积极响应。(3)技术体系不断革新,生产标准正在建立。(4)标杆城市逐渐曾多,示范园区效果明显。(5)产业链全面铺开,出现行业龙头企业。(6)监管机制逐步建立,创新管理办法。
        2修建装配式产业园区的意义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的推进人们开始注重工作生活场地的质量与舒适度,传统的产业园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工作环境的需求。传统的产业园区以厂房为主,楼体构造比较单一。用传统的方法建造产业园区修建时间长、工程量大。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水泥、沙石等容易出现扬尘对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施工后会遗留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处理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直接掩埋会造成环境污染,通过现代技术进行处理加工时间缓慢,建筑垃圾的堆积也会占用城市公共用地。传统施工技术完成的建筑在施工完成后,墙体的水泥涂料等需要自然风干,房间内加强通风换气,散除在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异味。从建造完成到投入使用需要有一段时间的过渡。对于楼房传统的构造模式主要是依靠人力,楼房建造过程复杂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施工过程中有发生意外的可能。运用和推进装配式建筑,解放了建造工程对人的依赖,提高了房屋构造的工作效率。从运输到对混凝土构件的拼装一栋房屋只需要3-5d就可以完成施工,施工后可以直接进行入住。施工过程简单对于施工场地周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模块是在工厂里按照标准统一生产的,整体质量要高于用传统建筑方法修建的房屋。

产业园区的建立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导向都有战略性意义。我国居民对于装配式建筑的了解程度不高,在选择建筑方式时更加倾向于传统的修建方式。修建装配式产业园区可以作为当地的标志性的建筑,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普及。
        3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发展方向
        3.1构建一体化建筑产业链
        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承担着辐射区域产业发展的责任,产业园的建设是地方建筑行业的资源整合。建筑产业链从研发、设计、生产、装配、运维涉及多个行业门类,这就要求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在规划过程中,应以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为出发点,覆盖全区域、全产业链、全过程来配置产业,促使建筑、结构、机电、内装一体化,构建建筑全产业链,实现建筑产业闭路循环模式。
        3.2规划与建设同行,总规引导,明确建设指标
        装配式建筑园区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政策支,同样也需要政府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详细的期间规划细则,保证装配式建筑园区的建设有序进行。通过总规引导,细则落实,明确园区发展的优先、远近关系和园区的建设时序,保证将总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实现。此外,还要注重培养装配式建筑方面的人才培养,加强技术创新,为园区的发展注入人才动力,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能力,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创新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的管理模式。
        3.3融合“技术创新、绿色节能、资源共享”的发展理念
        各地在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过程中,应当融合“技术创新、绿色节能、资源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建筑技术创新为引领,加大在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等方面的投资。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园区积极参与建筑科研课题研究,建立“产学研”联盟,提高产业园的竞争力。产业园在核心产业的选择上应重点打造绿色节能建材的生产,全面落实“集约、智能、绿色、低碳、节能”城市建设目标。与此同时,产业园应建立全产业链的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园区资源,拓展园区业务,促使园区内各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3.4适度混合,打造高效有序,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
        装配式产业园区的发展应该避开“绝对功能”分区,装配式建筑园区的功能区域划分也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尽量的减少出现因为生活区和工业区的两级划分。应该结合当地的居民生活分布情况,适度混合,在能够满足园区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逐步的完善园区附近的公共基础设施,例如医院、学校、超市、公共交通等,提升园区的发展活力。将居民上下通勤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根据地形在园区附近穿插布置公共绿地,提升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的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传统建筑产业转型的重要举措。了解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合理规划建筑产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紧扣“低碳、绿色、可持续为发展”的理念,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为实现建筑工业化,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雪薇,冯圣红,林育贤.某城市商业综合体暖通空调设计[J].建筑节能,2017(5).
        [2]刘美薇.某五星级酒店暖通空调设计浅谈[J].门窗,2019(12).
        [3]何海亮.商业综合体暖通空调设计注意事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15).
        [4]张洁云.关于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关键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