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 刘慧燕

发表时间:2020/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刘慧燕
[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当前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现阶段,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当前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实施应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将造价管控工作落实到项目的每个环节,能够更好的保障工程造价管理效果,降低造价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意义;其次着重探讨了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造价控制;全过程造价管理;分析
        引言:
        当前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传统的造价控制方式方法相比较而言,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具备更加明显的优势,能够更好的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
        一、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分析
        所谓的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指的是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落实造价管理工作,包括:工程项目构建、项目设计、招投标、组织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等,通过展开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在确保工程项目建设效率及质量的基础之上,将工程项目造价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出现超支现象。众所周知,建筑施工大多规模较大,周期较长,因此在不同的建设阶段,要制定针对性的造价管理控制对策,实现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实时化、动态化管理,对每个阶段、环节的项目活动清单进行列举,并对施工行为展开深入全面的分析,针对其中所存在的低效、无效的施工行为,及时进行筛除,以便于更能达到更佳的工程造价效果,达到既定的造价目标。
        二、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对策探讨
        某建筑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建筑施工内容包括:主楼、会议室、广场、道路、绿化等等,计划投约12000万元。为节省成本支出,通过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最终节约了近1500万元费用,实现了对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具体来说,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模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构建阶段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建筑项目构建工作的开展,要重点做好构建方法的完善工作,以便于达到更加理想的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及力度。在造价控制工作当中,单纯的采取缩减投资的方式节省成本,其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充分的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分析处理,优化建造工艺和技术,准确把控投资范畴,更好的提升项目构建阶段造价控制效果。与此同时,在建筑造价控制的时候,最低造价并不等同于最优造价。最佳的项目构建方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性价比,同时要确保能够满足整体质量要求,因此作为构建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要做好改良工作。除此之外,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要尽可能的避免次构设出现较大的变动,避免造成造价成本。如果必须要变动工程构设,应展开全面综合的考量,优化工程变动后易于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工程造价,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的科学合理性。
        (二)招标阶段
        在项目招标的整个过程当中,落实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结合实际需求来展开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作为建筑企业,要及时的调整工程项目标底,造价人员针对所出现的变化,也要及时进行调控,并落实工程建造计划,提升造价人员的核心能力,避免造成额外开支。不仅如此,在招标的过程当中,要做好对工程项目经济、社会效益的分析工作,避免影响到自身工程经济效益。

在造价管理工作当中,造价人员要综合全面的分析项目所涉及到的招标文件、图纸等方面的资料,明确其中所存在的一些含糊不清的内容,针对影响造价的文件,也要及时的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确保满足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要求,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起标书的拟定工作,成立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与任务,以便于更好的保障编标工作的高效、细致展开,确保满足相关规定和要求。在该工程当中,对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应用,造价人员非常注重图纸的工程量运算,极大的提升了工程造价的准确性,针对造价管理工作当中所涉及到的图纸内容,展开全面综合的分析与估算,有效避免出现低估成本价或者高估成本价的现象,实现对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施工阶段
        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做好造价管理工作是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举措。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相关内容能够有效的落实,同时要重视起对投标文件、合同、图纸、技术标准、工艺等等多方面内容的深入全面分析工作,确保各项内容符合相关要求,确保落实到实处。与此同时,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要对总价承包合同当中的内容展开细致化的分析,避免影响到项目建设进度、效率及整体质量,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把控工程造价,避免出现浪费、不合理投资等现象。不仅如此,还要重视起对工程计量报表的填报工作,合理的调整工程项目,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超计量、超拨付等现象,避免引发资金风险,给建筑施工企业造成损失。除此之外,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费用是重要的成本支出内容。据相关统计数据表面,建筑材料费用约占工程总造价的55%左右,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起对建筑材料费用的管控工作,实现对造价成本的有效管控。在材料采购前,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明确各项材料的价格,并结合实际需求来制定完善的材料采购计划,明确采购预算,然后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信誉高、性价比高的材料供应商,在确保材料质量达标的同时,有效节省材料采购成本。在采购的过程当中,不可一次性全部购入,而是要结合项目进程及需求来逐次采购材料,减少库存成本。在材料入场后,要认真做好保管工作,避免遭受风吹日晒雨淋,避免材料受损造成损失。在该工程建设当中,通过加强对材料采购费用的控制,并强化现场监管,保障了材料的正确入库,节省了材料搬运等方面的成本支出寻。不仅如此,在管理不同材料的时候,力求收旧利废工作,及时的回收剩余的材料,并进行再利用,有效的避免了材料浪费所增加的成本,提升了造价管理成效。
        (四)完工结算
        在工程项目完成建设后,部分企业往往会忽视管控工作,进而增加了成本支出。基于此,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要重视起竣工阶段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成立专门的造价控制队伍,强化对工程项目建设中所涉及到的材料及文件的管理工作,重点做好对重点项目的核算及数量、单价、总价的结算工作。管理部门及人员在该项工作当中,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作用,认真做好结算书编制工作和材料文件的整理工作,同时要积极配合建设部门的各项工作,比较分析项目结算书,及时发现并解决所存在的问题,提升审核工作的准确性。项目结算审核工作的开展,作为审核人员要严肃对待,尤其是对于所出现的项目资金变动情况,要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审核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实现对造价额度的实时化反馈与掌控,提升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控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规模数量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为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起造价控制工作,应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实现对项目构建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成本的有效管控,在提升管控水平的同时,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耿京海.工程项目结算全过程跟踪审计造价控制的重点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40.
        [2]貌信光.清单模式下铁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和管理[J].中国铁路,2016(07):115-118.
        [3]牛光碧.建筑全过程造价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131.
        [4]李斌.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及其管理方案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