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海嘉亭荟城市生活广场项目分析项目全建设周期管理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0/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欧阳宇欣
[导读] 摘要:新时期项目全建设周期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有效手段,能够实现项目管理规范化。
        身份证号码:36252719890620XXXX  上海荣亿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摘要:新时期项目全建设周期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有效手段,能够实现项目管理规范化。本文以上海嘉亭荟城市生活广场项目为案例,探究项目全建设周期管理的主要内容,围绕管理机制、质量管理等方面优化安全管理、施工管理过程,由分包商进行工程建设全周期管理,进而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项目分析;项目全建设;周期管理
        前言:
        项目全建设周期管理实际上是从工程项目启动至竣工期间,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开展的管理工作,并达到项目的安全目标和质量目标。因此,分包方施工管理人员有必要树立项目全过程管理意识,加强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化和综合化,降低建设风险,提升项目建设效率和质量。
        一、项目背景分析
        本项目主要以上海嘉亭荟城市生活广场建设工程为例,该建筑将住宅和商业区相结合,属于上海市亭镇的第一个综合类商业街区,地处外郊环核心区域。该工程将开放化的商业街区和封闭商场相融合,并与轨道交通衔接,进而增加了来自轨道交通的客流。该项目住宅区域地上31层、地下1层,共计4栋,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是70000m2,地下总建筑面积约是15000m2;商业街区中有3栋地上4层、地下2层的建筑,总面积50000m2,还有1栋总面积为65000m2的十八层办公楼,该项目造价约为3.6亿。
        二、项目全建设周期管理探究
        (一)制定项目周期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项目分包管理机制十分关键,分包方应明确管理职权,规划分包全过程建设范围。在制定周期管理机制时需要加强队伍建设、施工过程控制、管理体系编制等内容,进而优化项目分包管理效率,为工程施工和管理提供支持,提升项目全建设周期管理质量。同时,对分包结算和考核工作进行审计,避免分包方工程结算工程出现经济损失。此外,建议完善分包合同。首先,应细致分析分包合同中的条款,分包方需明确自身工作内容,制定工程工期、质量控制计划,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其次,分包方有必要科学计算项目工程量,加强工程结算管理,为后续验收计算提供依据。最后,根据工程款拨付过程进行审核,除去总包方代付费用及自身领用材料费。
        (二)现场施工管理
        其一,组织施工现场全体工程管理人员,提前预估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人员和设计部门优化技术交底工作,及时解决问题。其二,监理人员应在施工现场对建设工序进行检查,围绕实量实测、整体观察的原则开展检测工作。其三,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建设材料价格、评估标准进行检验,并与总包方、业主加强沟通,制作指导文件。针对现场施工存在问题进行说明,明确责任主体,及时修正项目建设偏差。其四,优化对建设材料的选择能力,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审查报验单。
        分包方若想实现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分解任务、分段落实、明确目标、侧重难点、划分责任、技术交底、分享经验、跟踪控制、提升质量。因此,在施工建设全过程管理时,建议和施工监督小组合作,针对建设工序、子项目完成全过程管控。同时,制定项目自检机制,提升施工管理品质。例如,安排工地现场监督员、质量检查人员及时汇报巡查项目情况,对施工周期和工序完成分层监督,构建分工明确的现场管理体系,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1]。
        (三)施工成本管理
        当前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的不断升级优化使得项目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逐渐创新调整,加强项目全建设周期管理是当前分包方施工管理的主要手段。在成本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首先,对施工全周期加强成本控制。建议围绕“先算后做”原则,在施工前期制定支出计划,预估开支费用,进而减少成本比率,将成本目标落实到具体环节中,有效克服项目建设的实际进度偏差问题,节约项目管理成本。其次,实现质量控制、施工进度、成本管理的平衡,在施工全周期加强成本控制。最后,实现成本信息化管理。分包方项目经理可以收集、分析项目施工条件、分包合同、工程概况、工程造价计算书,并统计项目资金管理数据、设备和材料管理数据、竣工验收数据,从而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因此,借助信息技术,构建项目管理系统,可以将施工成本信息输入计算机内,分层设置管理目录,为项目结算、统计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


        (四)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1.加强监督管理和技术合作
        由于分包方施工管理工作较为复杂,需要对现场施工全过程完成科学管控,保证施工安全性和质量,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因此,分包方可以建立内部质量监控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施工质量。优化事中监督环节,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问题,全面排查施工过程,保证施工质量。同时,施工人员在围护、桩基、开挖、放线、精装修施工过程中,需要明确技术要点和施工顺序。针对项目中的特殊工序,按照全过程跟踪检查的原则进行管理,当工序合格后再开展后续工作。此外,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与项目部技术人员合作,如分析本工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各个环节满足质量要求。
        2.落实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是分包方施工管理的核心,是关乎其形象和信誉的要素,因此分包方在施工管理阶段有必要围绕“安全第一、人人有责、生产安全”的原则,制定安全施工规则。例如,施工人员在进入现场施工前,需要接受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培训结束、考核成功后再开展施工操作,禁止出现无证上岗情况。其中,特殊施工项目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证才可以进行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建议严格按照项目安全文件和规范,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求,落实项目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加强工程全周期安全生产管理。此外,建议分包方在现场增加专职安全员,使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若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人员或项目经理反馈。
        3.解决项目施工重难点
        其一,在本项目施工中,北侧商业区与地铁(安亭站)距离过近,且该区域包含2层地下结构,和地铁站高度差较大。在施工开挖阶段极易导致土方坍塌,使周边地铁偏位。因此,设计部门、项目经理、管理人员通过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分析,选择土地加固、地连墙的方式完成加固处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结合设计部门制定的方案,严格按材料要求施工,同时定期开展监测工作,避免地铁偏位情况出现。
        其二,在施工项目主体建设完成后,若后浇带接缝操作不科学,会导致该区域出现渗水、漏水情况,影响建筑质量。因此,分包方施工部门制定了细致的堵漏计划。若项目中底板后浇带接缝区域混凝土出现裂缝或不密实,建议借助环氧树脂粘合剂对接缝进行封堵,采取分段封口的方式施工。同时,利用高压泵在混凝土裂缝中注入环氧灌缝装液、水溶性堵漏剂、水溶性聚氨脂堵漏剂,当另一侧出现冒液情况时可以停止注入[2]。这些材料在遇到水后能够在乳化聚合过程中变为固体,和水继续作用进而使体积膨胀,避免水分的渗漏,发挥封堵作用。此外,针对部分渗水点,建议借助电锤钻孔+防水剂的方式解决,具体施工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利用电锤钻在渗水位置钻出孔径约为25mm的多个孔洞,结合底板厚度控制深度。其次,打孔完毕后,清除孔中的杂物,并对其内部用水打湿。最后,将水和粉末状防水剂按照8:1的比例进行拌和,注入孔洞中,防水剂通常选择堵漏灵。材料注入后,再借助钢筋提升其内部紧密度,克服漏水问题。
        (五)加强工期管理
        工程进度涉及到分包方及其他主体的利益,是落实合同的关键。因此,建议分包方项目管理人员借助进度表把控项目进度,材料中应包含现金流计划图、款项曲线图、施工条形图、施工计划条形图[3]。利用工程曲线控制施工进度,直观展示工程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此外,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控制项目施工进度,分析施工过程中时间、机械、财力、人力等要素,完成科学使用和分配,加强进度控制。分包方应预估影响施工进度的要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计划,提升施工进度,经总包方同意后,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和业主与监理部门及时沟通,优化对施工进度的监督和检查质量。
        本项目中商业区和轨道交通连接施工周期为1年半,建设完成后商场竣工开业。由于该项目施工时间较短,因此项目全建设周期管理需要分包方制定细致的工期方案,应加快施工进度。围绕“流水施工、多队伍施工”的方式,开展地下室施工和土方开挖工程,按照2班施工24小时的形式,加快施工速度,进而在一年半时间内完成连接施工,实现商业区交付。
        结论:
        综上所述,项目全建设周期管理属于系统化工程,其中包含施工、设计、设备、材料等要素,因此分包部门自身应加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控制能力,科学管理和组织工程建设。制定工期方案,在预计时间内完成施工项目,进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佳,武传智.全过程项目管理服务中的现场管理重点及措施[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08):62-63.
        [2]张凯.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J].大众科技,2020,22(03):24-26.
        [3]吕天富.全过程管理模式及其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01):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