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80219870129XXXX
摘要:近年来,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漏洞,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原因分析,制定并提出针对性的合理对策与建议,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过程逐步趋向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施工安全管理,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每个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二是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三是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从而确保施工过程的整体安全。施工安全管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运行在整个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包含了各个施工步骤和工序,在进行具体施工安全管理时,需要保证每个施工细节均被认真对待。完善重大危险源台账,加强高支模、深基坑、超高外架、建筑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等各项施工环节安全有效的进行,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有效推进。
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才能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
二、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原因
(一)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参差不齐。
施工企业,特别是本地中小型民营施工企业,其安全管理体系参差不齐,是造成安全管理问题的最重要原因。
建筑施工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本应具备完善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根据本企业业务特点,详细列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和事故易发部位、环节及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然而,企业往往制度执行流于表面,得不到真正贯彻,使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指导;安全责任制空泛,未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导致职责界定不清晰,责任落实不到位。
2019年,中山市住建局对存在安全生产违规行为的在建工程发出动态扣分通知书共1544份。从省、市安全检查通报、创优情况总结以及安全生产活动月的观摩情况来看,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遇到问题会积极采取措施,安全事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使安全管理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二)管理者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组织管理者往往受资金压力、公司策略、工期进度等因素的影响,管理重心偏移,容易忽视安全管理,把安全保障工作之间放在被忽略或者非重心地位,面对一些安全隐患,存在侥幸心理,或者将安全管理事项变成形式主义,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安全责任意识不到位,由此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率上升。
例如,《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2019年“安全生产月”期间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大检查暨扬尘防控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就指出,安全管理主要存在问题:施工企业、项目部安全隐患检查台账不清,公司对项目检查频次不足,部分项目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或检查记录弄虚作假的。
(三)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建筑行业的施工人员,多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且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总体呈现出文化素质低、组织纪律性差,缺乏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基本不具备应有安全知识的特点,导致违章作业以及自身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频发。
除施工人员自身的粗放劳动型特质带来的安全意识淡薄问题外,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上岗培训的流于形式,也是造成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原因。如果施工企业重使用、轻培训,安全教育不注重落实,将导致施工人员不熟悉安全知识基本操作要求,忽视安全,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8年、2019年“安全生产月”期间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大检查通报,都指出存在“部分项目施工人员安全教育记录不完善;个别工地人员不到位、未能提供工人安全教育相关资料”的情况。
(四)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技术未能得到充分运用。
在施工企业中,安全管理信息化是必然趋势。企业通过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对管理关键岗位人员和劳务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利用远程监控系统、无人机检查、网络办公系统等,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对危险区域布置位移、烟感、有害气体采集器等无线监测端子,确保各种安全隐患能被及时发现;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对每个施工人员进行实施定位,弥补了施工现场面积大、施工人员分散等缺陷,能够在安全事故发生后马上获取作业人员准确位置,大大缩短搜救时间。
如施工企业不重视信息化工作、排斥新事物,未能与时俱进的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导致安全管理质量和效率都停滞不前甚至逐年下滑。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结合具体情况和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详细、可行、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级工作人员对制度充分理解和遵守,将制度执行到位,保证权利与责任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明确从管理班子到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责任人要签字确认已经理解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保证施工过程能够安全、顺利的开展。
(二)提升管理者队伍质量,加强监管。
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安全意识对于安全管理是否执行到位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要提高管理者的聘用、选拔和晋升标准,肃清管理者队伍,让真正专业水平高、安全意识强的人员走上管理岗位。其次,将安全管理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抽查,对未出现或出现较少安全事故的项目管理人员及其班组给予奖励,对存在违规操作或安全事故频发的项目管理人员及其班组应给予严厉的惩处,并将该项考核指标作为管理人员培训、晋升的主要标准。再次,设置监管部门,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施工行为符合施工要求。
(三)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
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上岗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根本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施工人员的工作特点,可以将培训形式灵活化、机动化,可采取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线上直播培训、数字光盘、学习视频等学习资源,向施工人员充分灌输安全知识,提升培训质量和效率。另外,也可以通过开展文艺活动,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传递安全技能,使培训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深刻,提高施工人员的学习热情。
(四)深入推进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为引入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奠定良好基础。首先,要获得施工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认同,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建立鼓励创新、敢于尝试新事物的组织文化。对引入的信息技术及时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迅速、熟练的掌握相关操作技能,真正做到为我所用。
四、结论
施工安全管理对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把控安全管理问题,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要求并持续提升标准,才会逐渐优化安全事项,减少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切实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施工管理质量,为社会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科学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姚广,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措施探析,居业,2016年,165页。
[2]高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农家参谋,2020年,135页。
[3]郭玲,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建材与装饰,2019年,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