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 102699
摘要:社会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道路运输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对公路工程运营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非常重要,而采用预防性养护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问题。论文阐述了预防性养护技术主要特征、应用要求、实施时机,并列举了部分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了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公路工程;养护;沥青路面
引言
作为整个交运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公路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发展资源建设以及物流业的重要媒介,因此对其形成长期使用,这样必然会造成磨损。同时,由于受到自身结构以及外部条件的影响,公路会发生老化、断裂等诸多现象,进而影响到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导致其运输质量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导致巨大的损失。基于此,今后应不断创新预防性养护技术,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养护方案,切实降低公路成本,为发挥其功能奠定基础。
1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重要作用
预防性养护技术是在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病害前进行预防性管理,尽量减少公路沥青路面问题的出现。当前,一般公路在投入使用5年后开始进行预防性养护,对此应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公路实际情况决定何时开始预防性养护,按照系统规范的养护流程,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和耐久性加以保持,对于不同地方沥青路面使用现状采取专业化技术,降低公路多次施工养护的成本。预防性养护技术遵循预防性、合理性和机械化等原则,有效处理沥青路面出现的小问题,及时修补破损处,预防病害问题的进一步严重。预防性养护原则是指在公路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在17%左右时进行养护,不仅养护效果显著,同时还可延长使用寿命。因此要定期检查公路沥青路面的实际情况,掌握各项性能的投入使用阶段,每间隔一段时间观察沥青路面的各项指标变化。养护时机一定要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统计各项评估数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养护时间,可有效降低养护工作的费用成本。预防性养护技术通过保护沥青路面,控制了微小病害的恶化蔓延,减少维修费用,提高了整个公路工程质量。当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都以机械作业方式为主,因此使用的公路设备和养护技术机械化水平高,保证了养护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取得最佳的养护效果。
2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析
2.1车辙
车辆超载是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车辙主要因素。受外部荷载影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对路基承载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在承受过量荷载时,路面、路基横断面会承载较大压力,容易出现较大形变,经过长期作用会引发质变,导致路面产生侧向位移、凹陷等问题,最终导致车辙问题出现。
2.2泛油
公路工程之所以出现泛油的问题,是因为多种不同因素累积造成的。比如沥青混合料整体的稳定性比较差、搅拌均匀性差、沥青的含量超过标准要求等等,这些因素的出现都会引发泛油的问题。当泛油的问题出现时,可以先在泛油初铺上厚度为1cm左右的碎石料,用压路机对其进行压实,待结构稳定后,再撒上大约5mm的碎石,这些则由行车对其进行压实。对于含油量比较大的软层区域,当其出现泛油的问题时,需要将软层区域全部挖出之后再重新进行铺设。
2.3坑槽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汽车运行中,车内人员常常听到轮胎带动沙粒的声音,主要是由于路面上的沥青发生脱落而产生了坑槽。坑槽产生包括以下两方面:①汽车高速运行过程中及颠簸时,往往会有汽油或柴油滴落到地面上,这样路面沥青就会被稀释,使其与路面的附着力明显降低,从而产生坑槽。②沥青铺设施工时,应满足相应的温度条件,这样才会发挥出沥青的作用,因此,铺设之前必须确定恰当的温度才能进行施工,要不然,后期碾压时将发生与基层之间黏附力不够的问题,同时还会受到汽车行驶的影响,车轮和路面会形成大量摩擦,导致路面沥青中的骨料逐渐发生脱落,最终出现坑槽。
2.4波浪路面
波浪路面是由于沥青接触层处理不当造成。沥青混合料偏细或使用量偏大,夏季长时间高温暴晒后沥青路面相对软化,再经重载车辆碾压导致路面发生偏移变形。另外,沥青铺设前需要处理下层路面,若基层处理不平整、清扫不干净、沥青层和基层附着力度不够,也会导致偏移。
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3.1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将稀浆混合料均匀摊铺在公路沥青路面上形成相应养护层。稀浆封层主要原材料包括乳化沥青、填料、添加剂、矿料、水等,在进行制作时要保证在常温条件下处理。具体配比可以参照《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标准要求。实际预防性养护操作过程中,稀浆封层应用比较广泛,除个别沥青路面出现微小缺陷外,都能够有效延长公路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提升公路服务水平及质量。
3.2石屑封层技术
在利用石屑封层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处理时,首先需要在沥青路面上喷洒一定量的乳化沥青,再将砂石料、石屑以及适量的骨料在乳化的沥青路面进行喷洒,最后对其进行有效碾压。此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及时简单、成本投入低等。然而,整个养护所需要的时间比较短,行车时会产生较多的噪声污染,同时较为松散的石料可能随着行驶的车辆飞起打在车轮或者挡风玻璃上,同时路面的抗滑能力会下降,由此可见,此技术存在一定的应用限制。
3.3雾封层预防性养护
公路沥青路面投入使用时间越长,各种病害发生的风险越高。沥青路面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龟裂和骨料损失问题,这些病害会加重沥青路面渗水,内部分层侵蚀严重。尤其是夏季多雨,沥青路面经常积水并由裂缝向路基渗透,造成路基不够稳固,整体性能下降。因此,采用雾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渗水处理,可预防雨季渗水,在表层形成厚度适中且密实性好的防水层,控制病害的进一步扩大,防止路基受到雨水的侵蚀,更好地保护公路的正常使用,提高路面对雨水的抵抗力。
3.4灌缝技术
公路沥青路面在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后,由于受到车辆荷载、雨水侵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裂缝现象。裂缝是公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问题。将灌缝技术应用于公路沥青路面裂缝修复当中,能够有效的避免水分的继续渗入,避免对公路路面及整体结构造成更大的损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需要使用乳化沥青材料,或者普通沥青材料亦可,但效果要差,通过将材料灌入到沥青路面的缝隙当中即可。需要指出的是,禁止在低温天气下应用该技术,避免沥青材料出现快速硬化现象无法和原有路面融合,降低修复效果。
结语
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我国公路养护过程中意义重大,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今后应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及时更新养护理念。同时要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有效防止各类公路问题,减小路面的损坏程度,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公路使用寿命。按照具体的路况进行分析,现实中很多因素都能够使沥青路面出现损害,随着时间的流逝,还会出现路面老化问题,因此应当定期检查公路情况,尽快选择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不仅如此,还要做好后期日常维修与保养工作,为汽车安全行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便于更好地维护交通秩序,促进公路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詹凯,曾晓冬,李贵康,等.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J].安徽建筑,2019,26(11):142-143.
[2]吴启华,许志良,龚锋,等.普通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资金分配方法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9(5):52-54.
[3]袁祖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及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研究[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