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282219790624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同时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中职教育系统中,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均很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教学需要。探索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方法,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一体化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电力拖动;电力拖动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
引言
中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即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更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把知识点变模块化、具有可操作性且易于掌握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快速掌握企业相关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让学生学好相关专业技能,为社会相关行业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也才能跟上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1一体化对中职电力拖动教学所产生的作用
中职院校的电力拖动课程主要指的是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让其发生运转的一种方法,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是中职院校当中其中最为主要的一门专业课程,无论是它的应用性还是实践性都是非常强。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不仅仅要具有着抽象的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具备能够动手实践的能力。在我国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不断的融入了新的知识,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任务,只有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融入和贯穿到整个教学工作中,才可以真正的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电力拖动课程课堂现状的不足
2.1课程教学现状
机电专业在中职院校是基本开设的课程之一,招收学生和就业、专业体系明了稳定,使得机电专业在广西成为示范性专业。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中职教育改革下,学校的课程教学就存在很大问题。机电专业中的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理论和实操缺一不可,有了理论,学生学习困难加大,单纯实操,学生云里雾里,不明不白;其次,中职生基本理解理论能力就稍差,教师教法陈旧,大多是形式主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使得学生更加不愿意学习,进入了死循环。
2.2实训耗材少及设备不足而且更新慢
电力拖动技术课程理论和实践性较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这就需要有充足的型号匹配的耗材及设备,确保在教学中所有学生都有耗材用,都有操作设备的机会。耗材少、设备不足不仅会导致学生动手操作少或操作时间严重不足,设备更新慢或规格型号不符,学生学习的知识和实际操作不接轨,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等,都会导致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很难较好地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3中职电力拖动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3.1整合教学资源,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的中职学校在实训教学楼设计上都优先考虑一体化实训室建设。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知识点为例。首先老师在理论授课时,采用课本资源、多媒体的课件的异步电动的结构图等感官资源,让学生能够一边看、同时又可以发散思维和思考;又由于在实训室中有实际的小型异步电动机,学生有可以亲眼所见,同步在脑海里可以与课本和教师所说进行对比和自我思考,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在现场边讲边拆,让学生以教师为中心,眼神和精神随着老师的实物和结构进行一一分析;最后教师演示完毕,学生讲可以马上对电机进行拆装。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以及使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际操作,连贯起来,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一体化教室的使用更是充分利用了教学场地,整合教学资源,使得在教师在教学上的理论时间和实践空间上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的先理后实的分段教学模式。
3.2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电力拖动技术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要求、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都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注重培养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安全操作规范、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及其他综合素质。电力拖动技术课程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能掌握常用的低压电器的电气符号,包括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掌握低压电器的拆装、检测与维修等专业技能。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工作原理,能够正确安装和调试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能够排除线路故障等。教师除了教授基础知识和技能,还需讲解与课程相关的岗位技能要求,也及学生需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素养,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还能养成安全操作良好的习惯。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具体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适当给予学生以鼓励、支持与引导,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不仅学到专业知识,还能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快乐。
3.3合理采购耗材并及时更新设备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人数的变化,及时填写上报需要采购耗材的耗材和元器件,保证实训设备随时能够正常运行。安排相关教师按规定及时清查统计已经严重过时、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不适应一体化教学的设备,及时跟新设备以适应一体化教学需求。电力拖动技术课程的材料比较多且较沉重,实训室应合理规划划区域,课堂所用到的耗材及工具都应放在实训室,做到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存储,有专人负责看管和日常维护。便于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及时选取材料,节省了很多课堂教学时间。小组学生完成技能训练后应当及时清理工位,把所用材料放回原来的位置,如果是有缺陷或已坏材料需贴上标签,再放置到相应区域。
3.4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因此职业技术学校要下大力气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工作。“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可采取多种形式,例如我校每年都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加强教师的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培训,采取理论与实习老教师相互传、帮、带方式,弥补他们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素质。对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要求必须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也可从企业聘请有经验的技术骨干参与教学工作。另外加强校外培训,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职业师资培训机构强化实践性学习;同时也可从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引进相关师资力量。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培训,学校现在拥有了一支胜任本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电力拖动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应从多方面进行发展,让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力求个性化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兴趣、交流、互动及操作出发,提升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建波.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J].职业,2019(27):33-34.
[2]陈建青.中职电力拖动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9(14):425.
[3]施俊杰.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PLC“二合一”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8(08):80-82.
[4]王镇林.初探理实一体教学在《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的运用[J].才智,2019(17):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