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通过结合幼儿阅读行为发展特征和全语文教育理论去拟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和设计多元的语文教学活动,从而达至有效提高幼儿语文能力的教学效能,
关键词:绘本教学 幼儿 语文能力 全语文教育
绘本教学是幼儿教师日常较常用的教学策略,本文将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两方面探讨如何在绘本教学中全面恰当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让幼儿能在此过程中得到有趣和有效的语文学习经历。
(一)教学目标
1.遵循听、说、读、写正确次序
幼儿要学会字、词要经历以下认知顺序:听懂词语、说出词语、认读字和词、书写字和词、明白一字一音(林浩昌,2012),此外幼儿的书写能力建基于口语语言能力的发展(谢锡金,2005),因此在绘本教学教案设计中,前两天活动的教学目标宜设定于幼儿口语范围,而教案中第四天和第五天活动设计的教学目标可为认读字词和书写句子,老师可在绘本中挑选适合幼儿能力字词进行认读和书写,建议依据听说读写的次序来分别设计教学目标。
2.建立正面价值
选择故事的标准中提及幼儿应从主角学习到正面的人格特质(简楚瑛译,2009),教学目标设定也应要遵循传达正面的价值和信息给幼儿的原则,在教案教学目标中避免使用「讨厌」、「可恶」等负面态度的词语,用积极正面的词汇去描述教学目标。此外老师也可直接挑选一些正面人物的绘本故事,如帮助我们的人。
(二)教学活动
1.设置引起动机
阅读故事给幼儿听前,可藉助提问题、展示道具、观察封面、预测情节等手段引起动机(简楚瑛译,2009),绘本教学活动中引起动机的目的,与主题教学引起动机相似,但其具体内容稍有不同,绘本教学中可侧重对绘本内容的观察,如封面和故事情节。引起动机是不能忽略的教学环节,引起动机能成功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感知到故事的有趣,能使教学效果更佳,建议在活动展开前独立设计引起动机的环节,可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封面、读儿歌等引入故事。老师可在第一天教案引起动机部分安排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儿歌,通过肢体动作和音乐元素让幼儿进入故事中去,并初步了解绘本的内容。
2.按照阅读故事规律
根据幼儿阅读故事行为的发展,2-6岁幼儿阅读故事开始初注意图画,从未形成故事到形成口头故事,随着阅读和说故事的混合,最后形成书面故事,从而注意文字(黄瑞琴,2015)。朗读故事应先达成字音与字义的结合(陈声佩,2016)。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应遵循幼儿阅读故事行为发展特征,先应用口语讲故事,再慢慢说故事,最后达至读说并用。若老师在绘本教学第一天就直接开启简报一边指着文字一边把故事朗读出来,幼儿无法理解书面语,会从中失去乐趣,建议第一天的教案安排老师用口语讲述故事,增强幼儿对听故事的兴趣。
3.具适切性
依据多元阅读教育的方法,多元阅读过程会经历下列几个阶段,通过读故事了解背景、人物、情节,接着成人与幼儿之间讲故事进行互动和讨论,然后玩故事,最后是编故事和演故事(周兢,2007)。
从中可知,在第一天故事活动中老师无法与幼儿进行关于故事的深层讨论,建议在前两天的教学设计中可通过纸偶和道具与幼儿一起合作完成讲故事,可采用老师讲述基本情节,幼儿补充讲述的形式,当幼儿对故事有一定程度的熟悉,老师在之后的教学中再设置讨论性的问题,以玩故事、编故事、演故事等游戏形式深化学习。
4.具开放性
阅读故事后的讨论可问开放性的问题,讨论问题的焦点不是要检阅儿童的知识,避免问像测验的问题(简楚瑛译,2009)。教案设计应避免封闭性的问题,如问哪些、什么等问题,这些问题只能有统一的答案,无法让幼儿有更丰富澄清自己想法的空间,建议可设计为什么、怎么样等开放性的问题,幼儿能从中有多种表达的可能性,使幼儿获得成功的语言表达经验和提升高阶思维的机会
5.具全面性
全语文教育强调将语文视为是一个整体的沟通系统,让学习者通过亲身的经验来学习(黄明智,2004)。全语文教学应用特色强调丰富的语言环境,教学活动重视语言的意义和整体性(沈添钲、黄秀文,1997)。教案中应提供多种在故事中认读字词接触文字的机会,营造充分的语言环境,建议提供「浸泡式」的文字情境和交互式的教具教材与操作情境,如在教室设置一个与绘本故事内容有关的模拟角,请幼儿亲自用文字书写来布置情境。
6.具趣味性
营造全语文教室一书中提及,语文的学习,让幼儿体验生活语言文字的趣味与功能(王咏慧,2016)。若教案中安排幼儿学习文字的方式是机械的认读和抄写,会忽略了语言文字的有趣和生活功能,建议可把认读字词结合绘本主题来设计活动。此外,幼儿高效识字法提及强记字词学习乏味,令幼儿对学习汉字失去兴趣(谢锡金、李黛娜、陈声佩,2015)。教案中可把语境和识字结合起来,若绘本故事与洗澡有关,在认读字词「洗澡」的基础上,进而学习与洗澡相关词汇,如「肥皂」、「毛巾」等。
(三)小结
老师在绘本教学中宜为幼儿提供生活化和富趣味的听、说经验,让他们在良好的聆听和说话能力基础上,丰富读、写经验,设计适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提供给幼儿丰富的语文环境。
参考书目:
1.林浩昌(2012)。学前字、词教学:现象图析学分析,《华语文教学研究》,9(3),页47-73。
2.谢锡金(2005)。《香港幼儿的口语发展》,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第四及五章)。
3.Machado,Jeanne M.简楚瑛等译。(2009)幼儿语文教材教法/Early Childhood Experiences in Language Arts:Early Literacy.台北,新加坡商圣智学习国际。页302-320。
4.黄瑞琴(2015)。《幼儿园读写萌发课程》,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5.陈声佩(2016):亲子阅读的种类之朗读及步骤,辑于刘慧中、梁长城和陈声佩编辑《亲子乐阅读指南》,页142-147),香港,星岛出版有限公司。
6.周兢(2007):早期阅读教育的观念及模式,辑于周兢主编,《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页72-94),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7.黄明智(2004):全语言探索,《教育数据与研究》,58,页71-78。
8.沈添钲、黄秀文(1997)全语教学在小学实施的成效、困难与策略之研究。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成果报告(编号NSC86-2411-H023-001)。
9.王咏慧(2016):营造全语文教室——幼儿的符号世界,《四季儿童教育专刊》,46,页51-60。
10. 谢锡金、李黛娜、陈声佩(2015):幼儿综合高效识字法课程设计及教材,辑于谢锡金、李黛娜和陈声佩编著,《幼儿综合高效识字——中文读写的理论及实践》(页69-88),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
个人简介:胡珺凤,1985年4月,女,汉,香港特别行政区人,硕士学历,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