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建总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很大进展,城市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对能源高效利用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由于城市建筑集中供热供暖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是提升能效的重要环节。通常,集中供暖是一种较大规模的热能工程,具有较高的供暖效率和高品质的供暖效果。基于此,研究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就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应用作若干分析,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我国拥有非常辽阔的幅员面积,也便意味着全国的气候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在北方地区,其冬季便极为寒冷,而寒冷的气候条件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因此,需要为当地提供适当的供热采暖设备,提供给当地居民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而如今,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各地所需的供暖面积也在逐年增加,这也意味着我国的供暖工作开展将消耗更多的能源,而在能源消耗过程,无可避免地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对此,为切实保障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采暖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不仅要加大对供热采暖设备的研究力度,以节约对各种能源的使用,还需避免能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如此一来,有利于降低供热采暖的能源消耗,继而减少因供热采暖而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1供热工程的意义
建筑工程供热作为一项基础生活的保障措施而存在,是严寒和寒冷地区人民生存的基本需要。我国建筑工程的供热设施是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完善的,即经济发展对供热工程起促进作用。严寒和寒冷地区由现行国家标准GB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确定,建筑工程供热所说的严寒区主要是指西北的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和新疆的北疆阿勒泰等地区以及西藏全境和青海的海西、海北、海南和海东大部分地区,这些地区长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不大于-10℃或日平均不大于5℃的天数,都在150天左右;建筑工程供热所说的寒冷区主要是指我国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其主要指标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辅助指标为:日平均温度不大于5℃的天数为90天~145天。
2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的应用
2.1供热技术及排放处理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供热技术及排放处理措施不够完善,建筑工程供热工程的发展对环境保护有一些不利影响。我国供热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建筑工程供热系统的热能利用效率偏低,产生大量余热废热,造成热能浪费。2)排出大量烟气未经处理导致环境污染,产生雾霾等环境问题。3)浪费电能。由于设计面积与实际供热面积存在较大差异,电力资源出现浪费。4)部分寒冷地区供热设备老化,供热工程技术也相对落后。导致了这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和能耗太高,长此以往,必将带来不良循环。
2.2二次管网的节能降耗
二次管网是用户与热力站连接的桥梁,选取合理的管径与阀门是保证二次网降耗的必要前提。根据计算出的流量G′与二次网各分支、各楼栋及各单元的流量G′1,G′2,G′3…G′n,通过查水力计算表,选取合理的管径,便于调节管网的平衡。调节管平衡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在二次网主要分支及楼栋单元加装调节阀,通过使用超声波流量计或者设置远传智能水力平衡阀来调节二次网的平衡。当二次网系统水力平衡后,可避免出现“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方式,进一步的降低管网的流量,增加管网供回水温差,减轻热力站循环水泵的负担,进而降低水泵的能耗,节约管网的热量。
2.3热源的节能设计
热源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设计的水平会直接影响燃料经济性、降低供热成本、提升供热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所以,在设计时首先就要认真地按照节能减排的需要,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和清洁煤技术,同时选择高效的除尘设备;其次,在实际操作中要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操作的规范性;最后,要依据室外温度,相应地选取供暖期每台锅炉运行的具体参数,进而提升热源的节能性,充分利用燃料能量,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供热效果。
2.4减轻对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
1)节能减排,创建和谐社会。不断开发研究建筑工程供热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同时加强建筑的保温,以达到增加供暖面积不增能耗的目的。2)采用绿色能源。采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3)加强建筑工程供热系统的科学化管理。采用高素质,技术过硬的一线工作者,配合先进的自控手段,在满足供热要求下,减少水、电、燃料的耗量,实现节能减排。
2.5用户端节能技术
在整个城市建筑供热采暖系统中,用户端是系统最末端部分,也是整个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城市建筑供热采暖系统的用户端而言,其不仅影响着系统整体的节能性,而且与热交换效率之间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因此,针对用户端的设计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程设计中应首先关注用户端建筑物本身的设计特点,并且选择隔热性能较为优秀的门窗,以此保证建筑物的内部热量不会过多地流失,从而提高建筑物内部的热量控制性能。考虑到不同城市有着不一样的气候条件。因此针对部分地区还需增设围护层,有效的对建筑物内部进行保温。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围护层的设计方面有着众多的工艺形式,且这些工艺形式有着良好的隔热与防水性能。其次则是各地均应始终致力于不断健全供热采暖系统的计量体系,在城市供热采暖系统的具体运行过程中,根据各地实际需求来供应热量,如此方能为百姓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确保热量输送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相符,必须对用户所用热量及其相关费用来予以统筹计算,以此实现对供热采暖系统的经济性管控。当然,这也是环保节能的重要体现。最后则是要科学地设置不同热力站所采用的连接方法。在一次管网和二次管网热交换过程中,采取科学的连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的热能损耗,也可以有效提升换热机组的热交换效率。最后,使用自动化的交互装置能够显著地提升系统的供热量,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6现有供暖措施的改进
目前我国发展了清洁煤利用技术以及煤炭直接清洁利用技术。借助此类技术,北京、西安、郑州新建锅炉房的氮氧化物排放值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标准。这项技术主要包括燃烧前的净化加工技术,以及因燃煤供热产生的烟尘和烟气脱硫、脱氮、脱汞等新技术。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建筑工程集中供热是寒冷地区居民生活的基本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集中供热事业发展速度很快。无论是出于能源紧缺还是环境问题,都需要加强城市建筑的集中热量节能设计,这就需要结合城市的环境因素,综合地分析系统的运营成本以及给城市生态造成的影响,进而科学地制定节能措施,在设计集中供热采暖系统时,应用高效的技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提升供热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波,赵振华.集中供热采暖节能的必要性及节能设计探析[J].住宅产业,2018(10):61-63.
[2]赵振华,王波.浅谈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J].住宅产业,2018(09):54-56.
[3]辛丽君.谈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J].山西建筑,2016,42(25):185-186.
[4]张汉林.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设计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3):173.
[5]贾旭东.谈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9,45(2):118-119.
[6]刘继文,刘帆.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