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民族精华——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发表时间:2020/7/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 35卷第8期   作者:张小红
[导读] 近年来,国家对语文教学的重视逐渐增强,
        摘要: 近年来,国家对语文教学的重视逐渐增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进入到大家的视野中来。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积极根据时下的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优势,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如此,既实现了学生本科目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先是从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开始介绍,其次分析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提出实施的策略,由此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地引入到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与策略
       
        中国优良的传统文明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教学中适当地浸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领会民族文化的魅力,如此既能有助于他们树立积极正向的价值观,获取崇高的品德修养,还能让学生在每节课堂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导学生的正向发展。
一、在中学语文课堂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1.1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情况,会影响到学校中的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相应地,如果在中学语文的课堂上渗透一些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这也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让学生甚至更多其他人更加的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从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来看,有些地域的一些传统文化也正在面临消亡的险境,他们对本地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力度不够,导致传统文化的延续出现困难,因此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若是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视,再结合当地文化氛围开展教学,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弘扬。
1.2培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初中学生在学习到课本原本呈现内容更深层的知识或是拓展的课本之外的知识时,会更加好奇更加感兴趣,由此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致,想要主动了解并学习相关传统文化。也因此,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再一次主动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得到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显得十分必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正感兴趣的情况下进行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学习完善。
1.3促进中学生健康价值取向的形成
        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能提高文化素养,某种程度上说,还影响着中学生价值取向的形成。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成长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等,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在学校学习的语文课堂上,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收获文学知识,还能树立积极正确的思想意识,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做到自我提升。确立正确的三观,有助于明确自身的追求目标,树立伟大的理想,提升个人的精神文化修养和个人的整体综合素质。此外,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一般来说,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在学校进行,传播渠道并不十分广泛,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二、在中学语文课堂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采取辩证的态度
        在中华民族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中,不仅有文化的精华,还有一部分糟粕需要摒弃,所以我们要采取辩证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要懂得扬弃,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学生的教育中,语文十分重要,而语文的教学中需要传统文化的渗透,因此,在初中语文的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好关,给学生带来传统文化的学习知识时,采取辩证的态度,让学生树立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正直的个体。教师积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意义,采取推陈出新的方式,促进学生获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兴趣。
2.2因地制宜的方式
        从当今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来看,有些地方对本地传统文化的宣传保护力度不够,使得有些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走向消亡。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把地区教育和当地文化资源相结合,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有利并有效地实现当地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有兴趣地投身其中,将当地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精神气质,不但可以习得优秀文化知识,还可以实现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三、在中学语文课堂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3.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相较于其他科目,更能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通过深入挖掘初中语文教材,带领学生探究课本里蕴藏的文化瑰宝,将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富有特色而又催人奋进,从古至今都是引导我炎黄子孙奋勇向前的精神向导,昭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保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智慧,为自己提供精神指导,学习其中的人生哲学和崇高境界。例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岳飞的“精忠报国”,都是能激励人一生的高尚品质。
3.2在古诗文中弘扬传统文化
        古诗文具有词句精炼、格式整洁,而又内涵丰富、表情达意的特点。寥寥数句,便勾勒出一幅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场面,或是风花雪月爱恨情仇的画面,这些古诗文中凝聚着太多的才思智慧和情感文化。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解读出每篇诗词中表现的不同背景和情景,培养学生赏读诗词的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热爱。
3.3结合传统节日来实践传统文化知识
        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多种多样的传统节日,而这些传统节日活动正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例如春节代表着新年新希望的喜悦,中秋代表着团团圆圆的相聚,在此期间的初中语文教学上,教师巧妙的借助节日氛围,在教学中引入传统节日的风俗活动等,通过这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加深学生对节日对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探索并实践体验,如此的文化传承才更有意义,更加深远。
四、小结
        总之,初中语文的课堂不宜千篇一律不求进取,教师应主动探究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更有趣的学习环境,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的课堂中,可以有效丰富语文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雅婷.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喀什大学,2019.
[2]田玲.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 学周刊,2020(16):71-72.
[3]裴东霞.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4]侯亚慧. 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意义[J]. 文教资料,2018(16):74-75.
[5]卢夏夏.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6]王继刚. 传统文化 民族精华——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103-104.
[7]柯梦琪. 中学语文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探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7.
[8]吴玲玉. 初中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读教材的编写探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