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20/7/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 35卷第8期   作者:王少卫
[导读] 经过对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的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证明
        摘要:经过对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的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激起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学质量。在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语文综合素养,使学生全面发展,为新时代的发展储备语文高素质人才。基于此,本文章对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引言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在语文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中都要求能够展开对学生的情感教学,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内容,让学生同文本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而语文情感教育则是指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展开对学生心理、身体等方面的教学引导,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实现了对学生身心健康、情感发展的引导教育。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开展的基本内涵
        情感教育主要就是满足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个教学目标要求,指出了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情感作为联系的主线,表现出文章文字的主要情感价值。情感教育一方面是指教材文章的文字情感,以文字的形式隐含的表达出作者的情感,用教材内容表现出文章情感。另一方面,情感教育就是指人文的情感,需要将教材上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场景,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文章的情感,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让学生能够不再局限在文字方面,更能自主体会到文章的情感,主动在活动中感悟到文章的情感价值。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
        由于社会对学校有着较高的重视程度,所以学校每年都需要面对升学率的压力。因此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忽略情感教育的作用。即使新课改不断强调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学校依旧只是进行口号的宣传,并没有进行将之落于实处。多数教师往往会觉得情感教育会延缓课程进度,不利于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这会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但是在情感教育下,学生的情感需求有充分的满足,则会对学习产生认同感,从而提升学习动力,反而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但是多数语文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二)、出现解读偏差的教学问题,错看成德育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对情感教育解读出现了偏差,有时认为情感教育就是德育教学,将情感交流的形式变成了德育道德实践的活动,过于强调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认为学生只有道德素养提高了,才能真正促进他们情感的发展。有的教师将情感教育错看成德育教学,积极渗透德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将与德育相关的内容融入到文章讲解当中,看重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却没有认识到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也没有表现出学生的真实情感。


三、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将自身的榜样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完成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
        一直以来,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以自身为主体进行知识教学,但是却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应该发挥怎样的榜样作用,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的情况更是频繁出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所以,要想有效完成知识教学,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造成的重要影响。在日常教学以及生活的过程中,必须将自身的榜样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严于律己,这样才可以对学生产生更好的引导,使他们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思想以及审美观念,从而使自身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在进行知识教学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对教材里面蕴含情感因素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通过优秀教学语言的有效利用将文章意境更为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让学生他们对文章所蕴含的思想美、人文美以及意境美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有效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营造良好气氛,渗透情感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创建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营造出一个轻松的课堂环境,减轻学生对课堂的抵触或课程压力,从而愉快地进入一堂课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及时激励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气氛是成功课堂的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质量的保障。
        (三)、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增加学生同教材的情感共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直都是语文教材课后实践应用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往往都忽视了“情感”二字。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并未感受到文本的真实情感,导致其不知道用什么情感去理解分析文本。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展开示范朗读,用教师的情感体验去影响感染学生对于文本的情感。教师需在备课过程中,做好文本的情感挖掘设计。
        (四)、结合实际生活,渗透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所承担的情感教育任务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认知。情感教育不能与实际生活脱离,应让教学内容回归于生活,融入生活,从而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结束语
        在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的使用各种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对学生的成绩提高具有推动的作用,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我们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德健.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J].甘肃教育,2019(21):77.
[2]梁婵杰.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浅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93-94.
[3]杨天波.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模式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9(29):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