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商业秘密保护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史欣荣
[导读] 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让商业秘密的保护变得更加复杂,对现行的商业机密相关法律和制度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  天津滨海高新区  300457
        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让商业秘密的保护变得更加复杂,对现行的商业机密相关法律和制度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商业秘密保护难度增加,商业秘密的认定难度加大,出现商业侵权行为后,电子证据举证较为困难。本文将对商业秘密和商业侵权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商业秘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商业秘密;保护
        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的网络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数据信息更加容易被他人获取,非法利用企业数据的行为成本增加,企业对具有数据特征的商业秘密保护更加困难,尤其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下,许多商业侵权行为处理难度不断加大。
        1 商业秘密及商业侵权的相关概述
        1.1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素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企业商业信息需要具备秘密性、价值性和管理性才能满足商业秘密的认定条件,被视为企业商业秘密并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1]。
        1.1.1秘密性
        秘密性是商业秘密的首要特征,这是一种具有相对性的定义。商业秘密只能在特定范围内被具有权限的人所了解,而不被公众所知。秘密性在我国“不正当竞争法”中具有较明确的司法解释,这里所指的“公众”是指与企业具备竞争关系的企业或员工。商业信息如果经过企业公开或在行业内披露,则认定为此信息为“普遍知悉”;如果商业信息缺乏必要保护,为他人非法获取提供了简单、便捷条件,则容易被认为此商业信息“容易获取”。凡是被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取的商业信息在法律上被认为不存在秘密性,不会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
        1.1.2价值性
        首先,商业秘密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这种收益可以是企业经营运作获得的直接利益,也可以是企业市场影响力、品牌效益等间接利益。其次,商业秘密需要具备实用价值,能够被应用于企业经营或生产中,能够带给企业经营或生产水平的提升,产生直接收益或间接收益。此外,商业秘密的价值性还体现在对同行业竞争对手具有商业价值。针对商业秘密价值性进行判断除了可以利用以上三点进行分析,还可以参考企业在商业信息研发和管理中的投入加以补充判断。
        1.1.3管理性
        对商业秘密的界定需要对企业所采取的管理和保护手段进行判定,企业采取了合理保护措施的商业信息才能被判定为商业秘密。企业需在商业秘密的保护中投入了一定成本,并将此类商业信息与其他商业信息进行区别对待,采取了必要的、合理的管理,在企业内部与员工通过合同方式明确了信息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对企业外部采取了防止信息扩散的措施,体现出商业信息的管理性,才能被认定为商业秘密。
        1.2 商业侵权的行为种类
        1.2.1获取手段不当
        商业秘密获取手段不当指的是在信息获取中采取了非法行为,例如:窃取、威胁利诱等非正常方式。同时,利用这些非法手段获取的企业商业秘密的利用,如:转卖、披露或者提供给其他人利用也将被视为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侵害行为。企业商业秘密的不正当获取通常发生在具有竞争性质的同行业企业之间。
        1.2.2违反合同约定
        企业招录员工,尤其是涉及到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通常要在合同上明确保密责任和义务。保密协议一旦签订,企业与员工就形成了契约关系,如果员工违反了合同约定,擅自获取和使用企业商业秘密,将会违背合同约定,产生违约行为,这种违约行为也将被视为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
        1.3 合法获取而非法使用
        企业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中,通常会出现持有人对企业商业秘密获取渠道合法,但是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将商业秘密擅自披露或让其他人违规使用。这种情况通常包括两种可能,一种是商业秘密持有人披露行为并无恶意,另一种是有意而为之。前者所要承担的侵权责任通常较轻,而后者则构成了较为严重的侵害责任。
        2 大数据背景下商业秘密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商业秘密保护难度加大
        2.1.1商业秘密更易获得
        大数据背景下,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科技,能够对海量信息进行收集、甄别和分析,找出商业信息之间的细微关联,进而获取企业商业秘密。

相对于传统的网络环境,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企业商业秘密的可能性更大[2]。
        例如:目前许多企业内部沟通和外界交流需要利用网络技术,利用聊天工具、微信以及邮件等形式进行,工作中难免会涉及到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即便经过人为删除,也会在服务上的设备上留有痕迹。这些日常工作中的信息将成为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基础,给企业商业秘密外泄带来可能性。因此,大数据背景下,商业秘密更易获得,增加了保护难度。
        2.1.2商业秘密的透明性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依赖于网络和云软件服务实现信息的上传,增加了商业信息的透明度,给商业秘密的保护带来潜在风险。
        例如:企业经营决策者将与企业有关的商业秘密进行上传,尽管利用了账号密码等防御措施对其他人进行了防范,却将企业的商业秘密完整地暴露在服务商面前,在此过程中,企业的行为将被视为“自愿”行为,存储在云端的商业秘密将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大数据的开放性和透明性,是企业常常忽略的特征,一旦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商业秘密外泄,将会侵害企业的利益。
        2.2 商业侵权举证难
        我国民事法律相关条款中明确规定,主张方具有举证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因侵权提请诉讼,如果不能提供出有效的证据,将承担相应的后果。但是,在商业侵权过程中,侵权人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尤其在大数据背景下,手段更加多样,行为更加隐蔽,企业很难对侵权行为进行完全举证。
        2.3 商业秘密认定比较模糊
        2.3.1保护措施的认定模糊
        商业秘密的界定需要结合其管理性进行判定,需要企业采取合理措施对商业秘密加以保护。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将商业秘密上传,在云端进行存储,利用了权限设置和密码等方式进行保护,能够被认为是合理保护措施尚缺乏统一标准。
        例如:云存储包括私有云和公有云,私有云意味着个人独享,其本身就是一种保护措施;而公有云虽然与私有云不同,不具备保护的性质,但是,公有云具有密码功能,这种功能是否被认定为“合理保护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2.3.2云服务商责任的界定模糊
        企业在享受云服务之前需要签署服务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企业在协议签署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与服务商进行平等商谈;而且,云服务本身也存在技术层面的因素,增加了商业秘密泄露的可能性。此外,企业与云服务商终止协议后,很难让服务商删除所有企业商业秘密相关数据。基于此类情况产生的商业机密泄露,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责任判定依据。
        3 大数据背景下商业秘密保护的相关建议
        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大数据背景下,要加强商业秘密保护,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与商业秘密保护相关的法律还存在较多空白,尤其在大数据处理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法律的健全和完善相对滞后。在完善法律、法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而为商业秘密保护提供可靠的法律支持。
        3.2 完善相关监管职能
        大数据背景下,受到大数据和网络开放性影响,商业秘密透明性增强,增大了商业信息保护风险。面对新的环境,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及时获取潜在商业侵权信息并担负起云服务商监管责任,以此确保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3 采取有效技术措施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风险增大,企业需要对此正确看待,提高风险意识,将商业信息进行合理分类,明确企业商业信息使用权限,采用技术手段对商业信息上传加以监管,降低商业秘密在信息共享和传输中发生外泄的几率。
        4 结束语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商业秘密保护的难度有所增加,要加强商业秘密保护需要健全相关法律,完善政府和相关部门监管职能,为商业秘密保护提供有效法律支持的前提下,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这样才能有助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降低由商业秘密泄露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陈哲萍,余伟华,黄景然,杨君伟.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J].法制与经济,2019,457(04):157-158+162.
        [2]刘瑛,耿雨亭.大数据背景下的商业秘密保护[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