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增强免疫力与抵抗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相坚韧不拔、坚强勇敢的精神态度。田径项目作为初中体育课程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学必须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法,在现代体育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努力克服传统体育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以学生为主体,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趣味田径这一体育运动项目,既是对初中传统田径的改革与创新,更是对体育教学的娱乐性的延升。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教育;趣味田径;
一、趣味田径
1、什么是趣味田径
趣味田径运动一般按照跑、跳、投以及其他综合项目来划分,主要包括径赛与田赛两个部分,每部分包括若干个运动项目,其英语名称为"fun in athletics"。
2、趣味田径运动的发展前景
趣味田径运动是由国际田联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及心理特点来制定的,并在全球推广的一项体育项目。
趣味田径以其高强度的锻炼价值、激烈的竞争价值、高娱乐性的趣味价值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喜爱,随着推广时间的加长,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加入到了趣味田径这一体育锻炼项目中。
3、趣味田径游戏的功能
趣味田径游戏不仅能够体现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特点,还能够体现出体育教学的培养与教育功能,体现出体育教学的健身功能,体现出体育教学的竞技功能,不仅能够提高参与者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促进其个体心理的发展。
二、传统初中体育教学的弊端
1、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田径作为体育课程中最基本的运动项目,受到了广大学生及群众的喜爱。但是田径运动的呈现也存在着许多弊端,例如很多体育教师在长时间的体育教学当中,总是运用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传授,丝毫没有创新之处[1]。这样的做法只是将田径运动当成一种最基础的体育运动方式而已,并不能够激发学生们进行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跑步的时候更无法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与激情。
2、体育课程功能的弱化
中学时期,学生的课程数量与小学时期相比要多出许多,身上担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很多家长、老师,甚至是初中生自身,为了能够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学业上,完全不重视音、体、美等辅修课程。初中课程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语、数、英等主科教师,经常性地将体育课的时间据为己用,如此行为不仅不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甚至还会使学生及其家长无法正确认识体育课的功能与作用。
三、趣味田径教学的实施策略
1、组织竞赛活动
趣味田径运动与传统田径教学相比,有了质的飞跃,这一新型的田径运动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原始的课堂教学环节,而是勇于突破课堂,形成了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在趣味田径运动的影响下,体育教师可以积极发挥自身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引领同学们开展特殊形式的运动会,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在设置田径运动项目时,具体项目可加入单人长跑、单人短跑、400米接力跑等项目形式,使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特点进行选择,并且鼓励其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除了设置特殊比赛形式以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我锻炼意识,增强身体素质。
2、进行趣味热身运动
在户外体育教学的开展中,热身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运动环节,任何体育运动的进行都应该以此为依托。
热身运动的顺利开展,不仅能够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同学们在体育课上保持愉悦的心情,并且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
热身活动的形式与种类较多,教师可以在体育课的开端组织同学们开展扔沙包、听口令做相反动作、做健身操等活动,使学生的身体状态活跃起来,迅速进入运动状态。
3、建立趣味田径课堂
在开展田径运动时,学生需投入大量的体力,这导致很多同学对这项运动提不起兴趣,于是对体育课的热情也会逐渐降低,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同学为了逃避运动,甚至不惜违反课堂纪律出现逃课的现象,如此一来体育教学的质量也将明显下降。
为了有效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体育教师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创造出一种更具趣味性的田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趣味与娱乐的基础上更喜爱田径运动。因此,在开展田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特定时间段设置富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使学生积极主动到田径运动的训练当中。在开展体育游戏的同时,教师应该从侧面提醒学生学与他人合作,并且在此过程中还可以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体育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展趣味田径时,可以适当向学生科普体育运动员与不爱运动的人之间的身体差异,并且告知学生这两者的身体机能与数据的不同。
结语: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趣味田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与免疫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应该摒弃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机械性教学方法,充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相应的课程,增强田径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胜永.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 (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