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传统应试教育理念逐渐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深入实施,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之中受到学习压力的困扰,而整天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逐渐对课程产生了厌学心理。特别是对于一些理论性课程而言,更是难以在课堂之中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和互动,无法产生主动性学习。随着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是当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为了推动学生在合理的教学环境之中开展主动性学习,便需要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增强学生学习有效性。而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是当下学生厌学心理较为重的学科之一,所以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中,需要初中历史教师懂得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点来设置相应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逐渐改善学生厌学心理,更好的推动学生在历史课堂之中开展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
关键词:初中历史;厌学情绪;产生原因
众所周知,兴趣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在自己最大能力范围之中开展主动性学习,去探索和分析未知知识点内容。但是如果学生缺乏兴趣,即使这一节课程十分有趣,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开展主动性学习。所以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之中,为了有效改善学生厌学情绪,初中历史教师应懂得去挖掘学生兴趣爱好特点,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使得学生首先学习注意力受到吸引,进而在历史学科之中逐渐产生了一种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积极的改善自身厌学情绪,更好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
一、学生对初中历史学科厌烦的特点
1 普遍性
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之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点之时,往往受到书本教材的束缚,无法更好的在想象力和创造力空间之中去自由学习,而且大部分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都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厌学现象,这也是初中历史课堂所出现的一种普遍性状态。
2反复性
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之中,往往学困生容易产生一种厌学情绪情绪,即使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通过努力积极改善了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但是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是不会纠正的,在后期学习过程中如果产生了一种学习困境,仍然会让学困生产生一种厌学情绪,并且会出现反复的情况。
3可干预性
对于初中学生在历史课堂之中产生厌学情绪,一般情况之下,初中历史教师可通过教学手段的改善进行控制并干预,当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或学习不良情绪之时,教师与家长都能够通过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并给予相应的教学引导。在这种情况之中,学生的厌学情绪是可以被避免,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学习情不良情绪的产生。
二、初中生厌学历史的原因与对策
1 环境的影响
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之中,由于受到传统优势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初中历史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以教材内容为主,并且所采取的教学形式也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之中,无法从教学计划脱颖而出,难以开发灵活性性的和生动性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育环境之中学生必然产生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无法积极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去开展主动性学习,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会一步一步陷入到学习困境之中,从而真正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为了积极改善教育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初中历史教师应懂得在课堂教学之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去强化初中历史教学生动性和灵活性,让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学习之中感受到历史学科的兴趣和乐趣,以此来提升历史学科教学有效性,彻底改善学生对历史学科内容的不良看法,纠正学生厌学情绪。
2 教师的因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厌学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听不懂。听不懂可能是学生的基础问题,但也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理不当的现象。如吃不透教材,知识出现程序的混乱,甚至出现逻辑性错误;不仔细研究教法;教育思想陈旧,一讲到底,搞满堂灌……要减少或尽量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将每个学生带入学习的状态中。
3 习惯的因袭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起促进作用,不良的学习习惯则对学习起阻碍作用。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将造成学习困难,进而诱发厌学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某些优异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并创造条件,促使其重复出现,直至形成习惯;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增强自我行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厌学情绪不单单是初中历史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所要面对的教学问题,其他学科也仍然同样面临着学生厌学现象。因此对于学生厌学情绪不能选择回避,而应该选择主动出击,去通过改善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结构来获得学生的学习认同感,从而积极调整学生学习情趣,引导学生在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之中开展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以此来增强对学习内容的体验感,强化学习乐趣。
参考文献:
[1]万芸郦;浅淡课堂导入的策略[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年02期
[2]闵元东;;重视课堂导入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