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文本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巧设议题是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关键的环节,本文着力于探究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议题的教学策略,通过多文本阅读课堂实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探索多文本阅读议题的巧妙运用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文本阅读 议题 多角度 多层次 巧妙运用
多文本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创新成果,它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开辟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纪元。所谓“多文本阅读”指的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因而多文本阅读目标的制定、文本的选择、阅读的活动和认知的构建等,都应该在议题的统领下进行。因此,议题的巧妙运用是多文本阅读教学中的关键,它直接关系着多文本阅读的教学效果。
为此我们结合我校的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围绕多角度、多层次地巧妙运用议题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探究。
一、单议题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的确立和使用。
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从寻找议题到筛选议题,再到确立议题,教师要结合选文,发现文本之间深层次的联系,找准切入点。
1.从作家入手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会经常学习到同一位作家的相同和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展以作者为议题的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例如: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老舍先生的《母鸡》、《猫》、《草原》、《北京的春节》这几篇课文进行组合教学,我们就尝试以“走近老舍先生,感受语言文化魅力”为议题,展开多文本阅读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感知老舍先生这位人民艺术家语言纯朴简练的“俗白”风格。
2.从表达方式入手
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从表达方式入手,把相似的文章组合在一起,通过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进行分析比较,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这一表达方式,并感悟其带来的表达效果。例如: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桥》、《穷人》、《在柏林》这一组文章,它们的情节设置各具特色。因此,我们不妨就以“小小说中悬念的设置”为议题展开教学,通过比较、鉴赏、归纳、总结,使学生感受到小小说的表达特点,并深入地了解设置悬念在小小说中的作用。
3.从体裁入手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诸如散文、诗歌、小说、神话、童话、寓言等。我们也可以以同一体裁为议题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同一体裁中感受不同文本的魅力,对这种体裁特点由更为清晰明确的认识。例如,我们可以把统编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中的《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这四篇中外神话故事进行组合,以“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为议题展开多文本阅读教学。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探索也敬畏,体会神话中人物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感受神话人物的英雄气概。
4.从单元主题入手
以课内阅读的主题为出发点,广泛涉猎于课内阅读主题相同的课文阅读内容,补充到课堂上来。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时,我们就可以选取斯妤的《除夕》、肖复兴的《花边饺》和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这三篇文章,以“春节的习俗”为议题,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这些文章与《北京的春节》主题、题材相同,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指导此类多文本阅读时要体现一个“同”字,
增强学生对民间习俗、民间艺术的认识,丰富他们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积累,提升阅读能力。
5.从教学重难点入手
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材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文中“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对于生活在现代的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我就以“鲁迅碰壁的原因”为议题,结合巴金先生的《怀念鲁迅先生》、臧克家的《有的人》和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阅读各种形式的文本,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
学生再去理解“四周黑洞洞的”这句话时,就会感觉比较轻松了。
6.从每单元语文要素入手
统编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双线组织单元。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养成良好的品质,还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习作单元时,我们就以“如何让真情自然流露”为议题,把《匆匆》、《那个星期天》、《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这四篇文本组合,重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了解四篇文章表达感情方式的异同,学习写作的方法,并让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结合生活中印象深刻的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课堂教学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多议题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的确立和使用。
在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发现,议题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果能够将不同的议题有机串联起来,这样既有助于议题之间的拓展延伸与迁移应用,也有助于学生系统性地把握文本,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对提高多文本阅读的效果有重要作用。
1.突出教学目标
例如:六年级下册统编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名著”单元,选编的三篇课文都是从长篇小说中节选的,我们就可以从“借助梗概,了解主要内容”和“感受人物形象”为议题,开展双议题多文本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故事的内容,还能针对人物和情节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在阅读方法上也紧扣议题,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2.围绕表现手法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们就可以把它和同样运用借物喻人手法的《白杨》、《桃花心木》的叙事散文特点的三篇文章进行组合,以“物与人的关系”和“借物喻人手法的描写顺序”为议题,展开双议题阅读探究。通过这样的探究学习,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学生就会明白:这组文章内容上都是“赞物即赞人、人向物学习,借物使人明白道理”;写法上都是按照物的外在特点到内在的精神品质的顺序进行描写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这一类文章有更深入清晰的认识,有利于把这种写作手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3.彰显文学特色
例如,小学五年级下册统编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在学习《刷子李》这篇课文是,我们就可以组合冯骥才的《泥人张》、《快手刘》两篇文章,以“人物之奇特”、“情节之绝妙”和“语言节奏之明快”为议题,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多文本阅读教学。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便可充分感受到这三篇文本中的人物的奇特和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叙事方法,特别是对冯骥才先生这位语言大师节奏明快的语言风格会有更深入地感受。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阅读《俗世奇人》整本书的兴趣,还大大提高了学生高效阅读能力。
以上几种巧妙运用议题的方法,是我们在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中浅显尝试,随着对多文本阅读教学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将探究设计出更多、更巧妙地议题,引领学生展开读书、思考和交流,开阔他们的阅读视野,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打造出更优质、更高效的多文本阅读课堂,为一课一篇、一成不变的语文课堂铺开多条阅读之路。
参考文献:
[1]温儒敏 陈先云.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2
[2]于文玲.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基础教育论坛》,2019.06
[3]徐伟丽.多文本阅读的教师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2018. 01
[4]颜邦德.谈多文本阅读议题的提炼[J].河北教育,2016.10
课题名称:不同议题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立项编号:zkzx1901008
立项时间:2019.09
颁布单位:周口市基础教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