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小班化教育开始渐渐普及。对于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科技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颠覆了许多传统的教育思路。而原先传统的一些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跟上如今小班化教学中提倡互动、思考、生成、反思的步伐。而如何能够在当今科学与技术教学中体现出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呢?我认为合作学习是最能有效的体现当今小班化教育的理念的优秀载体。我们需要抓住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灵魂:互动,利用各种互动来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从而实现当今小班化科技教育中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探究;合作学习;互动;科技;
一.小班化教育和传统教育方式的区别
要能够有效的在科技教育中利用好合作学习这一武器。我们必须在脑中清晰的了解小班化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所在。
传统教育和小班化教育,其区别的根源在于人数。传统教育中,可以无视课堂中学生的人数进行教学,因此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着其特殊的优势。而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
首先,过于注重教师的表演和学生集体的整齐。这一点是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客观条件:活动空间小,时间限制大。在这个条件下,教师教学时最有效的方法只能是教师说,学生听,保证学生集体的整齐提高效率,而教师本身在说的过程中反复磨练自己的台词来压缩单位时间内的知识点。这点,可以说是传统教学方式的硬伤。
其次,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尊严,学生的人格受到普遍的漠视。忽视课堂的情感活动。只盯“物”而忽略了“人”,盯着客观世界而忽略了自我。这是由于传统教学方法那无视人数的教学方式所致。课堂中学习的学生人数越多,个体的表现就越难以体现,每个学生的过程态度的生成就难以发现。
最后,传统教育方式重结论,轻过程和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很难体现一种“能动、自主、有创造性”的学习。那是因为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目标上过于偏执于知识点的掌握,因此只能以“填鸭”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填充,相对的,学生如何去寻找答案的能力和方法就渐渐被弱化了。
相对应的,我认为小班化教学模式有着以下几大优势。其一,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参与教学的氛围。 其二,便于实施个别化、情景化教学。 其三,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的平等性。这些优势若能充分发挥,将会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做到“乐学、好学、善学”。
二.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的一些策略实践
合作学习的方法很多,但从整体角度来说,合作学习可以分着三大类型:第一是师生之间的合作,第二是生生之间的合作,第三是全员合作。而且这三点并非孤立存在,一堂课中可以同时存在两种,甚至三种合作方式,变化多样,灵活度高。因此结合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身授课以及听课所积累下来的案例,我认为有以下几种行而有效的策略可供探讨。我想以两节连上的科学与技术课为例来进行分段探讨。
(1)师生互动之预设情境诱导法
小学生在年龄特征上有着好奇心强,希望利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心理。这正是教师在进行师生合作学习时可以利用的突破口。
案例:
三年级第一学期科学与技术 第五单元
厨房中的学问——分离混合物中的物质
(上课前,试验室中准备着一个电饭煲放在讲台上。)
师:同学们,你们会不会做饭做菜呢?
生:会/不会。
师:之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厨房中的学问。今天老师就想来教教大家在厨房里如何利用我们之前所学的混合和溶解现象。来做一锅香甜的八宝粥。
(在投影仪上分别展示各种豆谷类,因为小组一共有5组,我准备了5种不同种类的豆谷)
师:(装做不小心将讲台上预先准备好的沙子打翻在投影仪上,沙子渗进了各个放置豆谷类的碗中。)呀,不小心把沙子漏进碗里了。这样粥就没法做了,该怎么办?如果不行,我们先把这个内容放在下一节课。
生(老师话音未落):没关系,我们来想办法。
注:学生开始分组讨论不同的方法。由于学生年龄不大,因此说法很多,有的小组组员认为可以依靠水里洗涤来除去沙子。有的小组认为沙子比水重,可以依靠投入水中的方式将它们分离开。在课前我私下请了这个班中每个小组的几位组员提问过类似的问题,根据他们所给的答案,我事先准备了充足的材料给于他们进行试验。经过试验之后,这些方法都失败了,学生们有些不知所措。
师(适时的):大家似乎都没有成功。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出现了什么问题?
生A:我们试着把它们放在水中冲洗,结果沙子冲洗掉了,豆子也有许多被一起冲掉了,而且剩下的豆子里还是混有沙子。
生B:我们试着把它们一起扔在水槽里,结果除了一小部分豆子浮在水上,其他的豆子和沙子都沉在水底分不开。
生C、D:(类似意见)
师:呀,真是太可惜了。那么是不是这些豆谷就这样浪费了呢?
生:不是,但是总觉得有办法却一时想不出来。
师:别着急,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将它们放在水中冲洗,它们同时都被冲洗掉了。这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生:因为它们都是固体。
师:很好,无法用浸泡的方式将它们分离,又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生:因为他们比水重。
师:真棒。老师为什么要提出这2个问题?有聪明的同学明白了么?
生:我明白了!我们之前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们的方法对应的它们的特点都是相同的。要想把它们分离开,必须去寻找它们的不同点。
师:真聪明,那么它们之间有哪些不同?
学生开始讨论和记录。包括颜色、物品种类、硬度等等不同因素被一个个的找了出来。最后所有的学生的思维都集中到了一个不同点之上,那就是体积大小的不同。
师:这个不同点,我们该怎么样利用呢?
生A:最好有种机器可以自动分出它们的大小把它们直接分开。
生B:好像是有这样的机器的。
生C:我记得我妈妈在去大米里的石子的时候用过一个象手鼓一样的东西,上面都是小洞,石子掉的下去,大米掉不下去,于是大米就留下了。
生D:这个叫筛子。
生B:对!我们可以用这个来解决问题。
生A:但是我们这里没有筛子啊。
师:老师这里没筛子。但是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大家看一看,你们能用其中哪些材料来制作合适的筛子呢?
(第一部分完)
教学反思:这是一个预设情景的教学内容。这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三,一是通过分离混合物的活动,了解用筛子分离固体混合物的方法。二是通过制作简单的筛子,使学生经历设想、选材、制作、试用、改进等技术过程。三是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主动的探究意识。可以说,一节课完成这三个教学目标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将他分成了二个课时。这也正能体现小班化探究教学的灵活性。在设计过程中,我使用了创设情景的方法来引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而在这节课的前段,我将自己扮演成导演的角色。准备了剧本,并循循善诱学生进入自己的角色,努力与学生创建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意见,提供材料,给于学生足够的空间内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体验,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2)生生互动之竞赛法
师: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方法。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个小比赛好么?老师所准备的豆谷,每份的量都是一样的。从现在开始,请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筛子并能将豆谷里的沙子都分离出来。完成的速度最快,而且豆谷最干净的小组可以获得优胜,能够获得这2节课的红五星。好不好。老师会使用秒表来纪录你们每个小组的成绩。
生:好!
学生开始制作。教师提醒学生不要欲速则不达。这个比赛不仅要快,而且还要好。所以思考如何有效率的完成是十分重要的。
(若干分钟后)
师:好,我们的冠亚季军已经产生了,分别是C组、A组和、E组。哎?同样条件,为什么有的小组快有的小组慢?为什么有的小组筛的非常干净而有的小组则不干净呢?请每个小组的组员再修改一下自己的筛子,修改完以后我们要进行第二轮比赛!
学生进行修改。其中他们发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筛子做工粗糙,筛到一半纱布掉了下来,其次是纱布选择不当,还有的小组筛筛子时候没有左右抖动或者抖动过于剧烈导致豆谷也掉了出去。经过若干分钟的修改。各个小组都宣告完成。
师:好,那么我们就要进行第二轮比赛,请各小组将沙子和豆谷重新混合,开始!
第二轮比赛的结果变化不大,但是每个小组在原有的基础上成绩都有了提高。
师:那么我们要请卫冕的C组来说说,为什么他们做的那么好。
生C:(说了许多理由)
师:我们从C组身上看到,不仅制作时需要仔细,分工合作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帮助自己小组和自己获得更多的荣誉。
教学反思:这是一个竞赛式的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在设计中,我略有参照迪沃里斯和斯莱文的TGT(小组-游戏-竞赛法)。有所不同的是TGT的活动一般是长周期性的,我将它的周期缩短为课堂上直接进行,而且不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挂钩。同时我也注意到了竞赛不仅仅是与其他小组竞赛,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竞赛。每个小组在2次竞赛中成绩都有着明显的进步,这代表了他们在合作学习的小班化教学中的科学素养获得了提升。此外,进行了群体反思和个体代表交流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加强思考,为之后的探究活动的顺利完成创造了条件。
(3)全员互动之群策群力法
在之前的两组活动中,B组的筛子自始至终效果都十分不理想。
学生B:老师,为什么我们的一直都筛不干净呢?
师:老师也不是很清楚。恩~这样吧。请你们将筛子放到投影仪下给大家做个展示如何。
学生开始展示,还没有等他展示完,下面的学生就争先恐后的提出意见。
师:请大家安静些,我知道你们很想帮助他,但是请一个个举手好吗?
学生A:他们小组的豆谷有芝麻,而他们用的纱布孔太大了。
学生B:他们倒的时候倒的太快,都积在纱布上,中间的沙子掉不下去。
师:你们听到了其他小朋友提供的好点子了么?来,试着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下。
经过修改,果然效果好了许多。
师:恩,我们一个班级,不论哪个小组,都是其中的一员,希望以后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这样的相互帮助,一起探讨科学问题。
教学反思:这一个教学案例本身不存在于我的课堂计划中,仅仅是一个随机生成的问题。但是从中我们已经可以发现,之所以会生成新的问题,那正是代表着之前的合作学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一组遇到了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问题来进行全员合作。通过大家一起思考交流和讨论,由此在课堂信息交流网络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多维立体特征。一般来说,这样的机会在课堂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旦有了这样的合作契机,一定要牢牢抓住,借此来加强探究的成效。
三.总结
综上,这几个案例虽然来自同一课堂的相同两节课,但是从中已经能大概的体现出合作学习对于小班化科技教学的意义所在。在短短两节课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合作学习的三种重要模式。而且从中我们还不难发现,合作学习在小班化教学中如同万花筒一般,有着许多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课堂环境的不同灵活的变化着。每个课堂环境都有着适合其环境的合作学习方法。而合作学习的实现,却又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和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并相互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