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望岳到春望看杜甫的爱国情怀

发表时间:2020/7/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6期   作者:肖敏
[导读] 本文主要选择了望岳和春望两首诗歌作为代表,分析了在这两首诗歌当中杜甫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摘要:杜甫是唐朝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更是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爱国情怀既表现在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和景仰之情上,同样也表现在对于晚唐衰败之景的哀叹之情上,更表现在对黎明百姓的关心和怜悯之情上,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怀从他的多首诗篇当中都能够得到印证,而本文主要选择了望岳和春望两首诗歌作为代表,分析了在这两首诗歌当中杜甫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望岳;春望;杜甫;爱国情怀
       
        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派别,诗人,在他的文学发展过程当中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和文化资源,而其中不乏一些诗歌是具有现实主义特点的,是对当时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的深刻描写,而在这种描写当中我们能够看到杜甫本人对于黎民百姓的怜悯之情,对于国家民族的关心之情,而杜甫本人也因其具有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的诗歌作品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一、望岳中的爱国情怀
        望岳这首诗歌之所以被收录到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当中,不仅仅是因为望岳的作者是杜甫,更多的是由于望岳这首诗歌可以称之为是我国描写山脉河川和祖国壮丽大好河山的叹谓之情,更可以看出杜甫本人对于这种山水情怀的寄托之情,尤其是在最后一句当中,简明扼要地提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愿望,这既是指杜甫经过了重重困难,终于攀登上了泰山之顶,然后去纵览群山,发现其他的山川都是那样的渺小,这是写实的一个层面;同时又具有写意的层面,由于杜甫在创作这篇诗歌的时候,年龄尚小,正处于挥毫青春的关键时期,也处于放荡齐赵间的重要阶段,所以他的家国情怀更多的是寄托在自己的围观仕途之上的希望通过自己围观坐在能够成为一代名士,真正的依靠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去帮助大堂进一步走向盛世,使得泰山的这种壮丽景色能够被更多的人所看见并持续的延续下去,在这句话当中寄托了杜甫为了达到这个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毅力,也是由于这种毅力使我们看到了杜甫作为爱国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文学造诣和情感寄托。
        而如果从头对这首诗歌进行分析的话,可以发现首句就写出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字样,这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杜甫,在初见泰山壮丽之景的时候,内心澎湃激动的心情。在看到泰山这壮丽景色的时候,杜甫心中的那种惊叹和仰慕之情,就通过这短短的几个字,非常传神地表现了出来。且杜甫还将其他山脉与泰山进行了对比,通过别出心裁的手段写出了自己在齐鲁两国的国境之外,仍然能够看到那壮丽无比的泰山,这也涵盖了杜甫对于大唐盛世的景仰之情认为当前大唐盛世的权利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又一个的小区域,而是如同泰山一样能够连绵千里,甚至能够辐射到其他的小国,成为周边诸国之首。


        二、春望中的爱国情怀
        如果说在之前分析的望岳这首诗歌当中,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怀还仅仅寄托在对于祖国壮丽河山的景仰和崇敬之情之上的话,那么在春望这首诗歌里,大唐已经由盛转衰,经历了从盛世唐朝向逐渐示威时期的转变以后,作者的心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再进行于山水,也对于陶晚期的政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怀疑,而此时映入杜甫眼帘的是那些饱受战争虐待的黎明百姓,他们或家破人亡或流离街头,而这样的社会景象被杜甫看在眼里,激发了杜甫对于民族的感叹之情也激发了杜甫对于黎民百姓的怜悯之情,在春梦这首诗歌当中,虽然仅仅是一首五言律诗,可是却以短短数十字概括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环境变化,也表现出了在晚唐时期唐朝社会模式之下,黎明百姓苦无生路的绝望之情。
        如在春梦的第1句当中,开篇10个字就点明了盛唐和晚唐之间的环境对比,将唐朝的繁荣景象已经全部衰败的这种感慨,快速的传达给了读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虽然国家已经破灭,但是曾经的山河仍然存在。尽管春天已经来到了这座长安城,可是长安那的人烟稀少杂草都已经长得很高了,通过这种简单的描写将人带进了一种感时恨别的忧国忧民气氛当中,也将当时晚唐时期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情景描绘的淋漓尽致。最为关键的就是整首诗歌当中的最后4句杜甫写道,烽火连3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话直接表达了在乱世之下,连续的战争使得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多少奔赴前线的士兵,又有多少被迫异乡出走的百姓,他们想要给家乡寄去一封家书,又有多么的困难。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完全将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情感表达了出来,一夜白头表现了作者对于当时晚唐衰败之景的感慨,和哀叹几乎都要无法承载单子了,也说明杜甫本人也已垂垂老矣,这种感时和恨别的情感交杂使得读者读之潸然泪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杜甫的爱国情怀表现方式也有所变化,在望岳中他是对于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表现出他对于盛唐时期社会环境的赞叹和自己想要奋发图强的坚持,而在春望这首诗歌当中,却能够看到在晚唐衰败之景之下,杜甫对于黎民百姓的怜悯之情。在初中的语文课堂当中学习杜甫的诗歌是一项必修工作,而学习他的诗歌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学习杜甫的诗歌去体会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获得道德方面的熏陶,真正达到德育渗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燕军.浅谈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怀[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3):39-41.
        [2]张立.从“三吏三别”谈杜甫的爱国情怀[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