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6期   作者:孙红美
[导读] 学科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
        学科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
        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引擎,深化学生学科学习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的研究,理清各学科的能力构成要素,全面构建学科能力培养新体系;强化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着力提升教师的指导力;优化问题设计与活动设计,充分发挥其启智增能的载体作用,全面、快速、大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理清学科培养能力要素,全面构建学科能力新体系
        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说明,理清学科核心能力和其它能力要求,全面建立科学、清晰的学科能力新体系,并以此作为实施学科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加强教材研究,充分发挥教材的能力培养载体作用
        教材是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教师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是充分发挥教材的能力培养载体功能的重要前提。一是要研究教材的内容、编写意图,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二是要深入挖掘教材章节的内涵,明确本章节所承载的能力培养的具体功用;三是要针对能力培养目标,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密切教材内容与生活、生产的实际之间的联系,增强问题设计的生活化,适当增加问题的思维含量,将教材内容科学转化为一系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载体。
三.把握思维能力培养的规律和科学方法,强化学生思维品质培养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是提升学生学科能力最为重要的途径。在学科教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强化以下八种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把握思维能力培养的规律和科学方法,突破制约学生学科能力提升的瓶颈。
        1.把握批判性思维品质培养的规律和方法。善于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能够引导学生从怀疑到肯定,再由肯定到怀疑,从而实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
        2.是把握发散性思维品质培养的规律和方法。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增强分析问题的全面性、立体性,丰富并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
        3.把握广阔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规律与方法。善于运用类比联想对比联想法、视野提升法等拓展学生的视野,放大思考空间,引导学生从更大的范围来思考问题,从而找到思维的创新点。
        4.是把握逆向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规律和方法。善于引导学生将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换个位置,或将看问题的方向倒转一个角度,从而使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5.是把握变通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规律和方法。善于引导学生走出固定的程式化或模式化思维,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随机应变,灵活调整思路,以机巧灵活的手法、超越常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6.是把握敏捷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规律与方法。能够活跃学生思维,面对思维对象,紧急运作,迅速反应,快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达到出奇制胜、以快制胜的效果。
        7.是把握整合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规律和方法。善于引导学生巧妙组合各种信息、方法、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方法、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8.是把握深刻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规律和方法。善于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抓住事物内在、本质、规律性特征,力求分析问题有深度,发表见解深刻透彻。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内涵式发展
        1.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建立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课堂
        知识是能力、方法的基础,能力、方法反过来会促进知识的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应该同时是形成能力与方法的过程,训练能力的过程本身就是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知识的教学不能就知识教知识,就基础抓基础,而要通过创设特定情境、设计具体问题,让学生从内涵与外延两个维度全面、准确地领悟,并在实际运用中熟练掌握知识。要努力做到知识、能力、方法三位一体,有机融合,避免孤立、静止、机械地教授知识。
        2.正确处理动与静的关系,营造动静适宜的课堂
        动是必要的,没有动就没有学生思维与思想的活跃;静是必须的,静不下来就不可能有思考的深度和宽度。活跃的课堂主要是思维的活跃,而不是形式的活跃。学生思维的活跃度与深度取决于教师的设计和引领,取决于教师的相机发问、追问、反问与“拨乱反正”、“点石成金”的点拨的功力。学生能否在教师的引领下进入沉思,做到深思而后动,是衡量动静是否适宜的重要标准。
        3.正确处理生成与预设的关系,建设灵动的课堂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缺一不可。一是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做到“知入”、“知出”,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问题的前提。二是要及时捕捉课堂上发生的有价值的“意外情况”、“节外生枝”,生成新的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开放性、灵动性,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教学走入程式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