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郑健群
[导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地提高。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地提高。为了适应这种转变,国家加大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并且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等相关提议,着力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高中音乐作为辅助性的教学科目,它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缓解高中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在美学音乐上的兴趣,并不需要考试。因此,它的教学模式也应与普通的教学科目有所区别,以培养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为主。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课作为一门非重点考试课,它的作用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缓解学生紧张的考学压力,对于处于高中时期,神经高度紧张的学生而言,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部分学校老师对类似课程缺乏重视,随意占用,使学生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伴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新课改的提出,我国的高中音乐课程的关注度得到了提升,但由于信息化设备得不到合理运用,教学方式单一等原因,课改的效率并不高,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希望能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音乐发展有所推动。
        1 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对学生的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还要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音乐课程的设置就是贯彻支持学生素质教育的体现。在老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并没有注意到对学生艺术兴趣的培养,讲解过于的枯燥无味。但是,伴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教师对音乐素养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重视。音乐与语数英等课程不同,它不属于是文化课,如何教好学生,培养学生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的高中音乐教学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而新课改的出现则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多新思路。
    2 目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普及,多媒体等信息化设备已经成为现代化课堂必不可超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校园在教育部大力提倡和支持下,将PPT,教学短视屏等多媒体信息化设备带入了课堂,年轻教师也能对其进行熟练地操作,但仍有部分年级较大的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障碍,并没有让多媒体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作用。[1]这种只将课本作为教学材料的教学模式就违背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音乐素养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很少,并且略显枯燥。
    2.2 教学模式单调
目前,许多高中音乐教学仍没有贯彻新课改的要求,一方面许多学校仍是教师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根据课本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听,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 并不能将整个课本内容贯穿起来,只是一节一节地讲授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此外,还有些教师上课只是给学生放放流行歌曲,完全脱离课本。要想推动高中音乐的发展就要重视到这些问题,并积极采取行动,予以改变。
        2.3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因为高中涉及考学,教师应试教育的现象就十分普遍,在高中音乐结业考试中,老师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吸收程度,以卷面分数来评价学生在日常课程上的学习效率,这种评价模式是十分片面的,这种做法就违背了新课改要求下的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考量。

这种应试考试的分数只能显现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程度,并没有涉及显现学生在课堂中个人音乐天赋,这种评价模式,不仅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还会导致学生缺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的积极性,这就不利于教师发掘有音乐天赋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3 高中音乐新课改下的教学措施
        3.1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许多高中音乐教学模式仍是只依赖于课本,或者将课本内容复制简单到PPT上讲解,这种授课模式枯燥乏味,并没有使PPT多媒体等新型的教育教学工具得到有效利用。音乐课,由于与音乐搭边,本应是很生动很美妙可以让人放松身心,提高自身审美情趣的课程,这种课程的实现就需要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认识到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传授《祖国颂歌》时,可以先给学生们放一段中国从近代落后被挨打、然后一步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记录片,这种视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还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能更加专注地学习课程内容。
        3.2 采取互助学习模式丰富课堂
高中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更加先进,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就是这样的方法,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课程更加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责任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欣赏别具文人情志的古琴《广陵散》,由于涉及内容专业性较强,学生可能理解不动,这就可以先将其分组,然后再让他们分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同窗之间的感情还可以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他人的认知,进行思想的碰撞,从而加深对这首乐曲的认识。
        3.3 创设轻松和谐的音乐学习氛围
     教师想要上好一节课就要懂得控制好班级的学习氛围。如果学生的学习氛围不好,学生处于跑神或者神经太过于紧张的状态都不利于课程的高效率进行。而这种轻松舒适的教学氛围的创建则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使学生有更多展现自己发掘自身潜能的机会从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当今,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音乐类综艺,以华丽的舞美,美妙的灯光,及高颜值的“小鲜肉”极大地迎合了学生的胃口,但由于师生年龄代沟等问题,教师却很少涉及到之一领域,那么就可以在课前请学生讲解他在这些综艺中领略的音乐魅力,学到的发生技巧,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走进学生,还可以让学生以一种自身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去接触音乐,领略音乐的魅力。
    4 结束语
        高中时期的学生大都处于十六七岁,正是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但同时,涉及到备考,他们身上也背负着很大的压力。高中音乐课程的设置,不仅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为了缓解其高强度的学习压力,[2]无论是中国古典乐曲,西方乐曲还是古典音乐,现代流行音乐都蕴藏着一种魔力,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情。但是,传统应试教育式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带来这种效果,所以,推进新课改,提高高中音乐教学质量显得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姚盼盼.试论高中音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J].音乐大观,2014,(01):125-126.
        [2]肖晓莲.音乐治疗的应用和发展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5,4(9):120-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