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英语课后作业多样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叶其莲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对教师教学内容多样性和教学方式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对教师教学内容多样性和教学方式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八年级作为学生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阶段,在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影响巨大。本文立足于八年级英语课后作业多样性设计展开探究。
        关键词:八年级英语;课后作业;多样性
        课后作业作为一种教师教学常用教学手段,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同时,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亦大有裨益。传统课后作业大多采用指定任务、书面作业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很大打击。为充分发挥课后作业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丰富课后作业形式。
        一、多媒体形式微课作业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信息化与多媒体趋势。微课作为多媒体大潮下诞生的新型教学方式,因其主题突出、限制较小、内容具体等特点,被教师大力推崇和采用。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应用微课这一高效教学工具,改变传统书面任务式作业形式,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以《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一课教学为例,传统课后作业形式大多是布置学生进行书面单词默写和句型认识,不仅效率低下,还极易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可布置学生在课后利用微课进行知识巩固和梳理,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可在微课作业开头部分设计一小段时下正热门的竞赛节目作为作业导入,学生在进行正式学习之前有了这样一小段趣味视频知识铺垫,在后期学习与作业过程中效率大幅度提升。在学生进入正式作业时,微课也有其特有的优势。不同于传统作业白纸黑字的视觉单调性,学生利用微课这一多媒体平台完成课后作业时,作业会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现,极大缓解了学生学习所产生的视觉疲劳。此外,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根据课程中的重难点做针对性微课设计,学生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可能对某个英语句型没有了解到位,便可借助微课这一工具开展自主学习,消除自身英语学习中的盲点。如此,学生在轻松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知识体系亦得到科学架构,英语理解与应用能力提升。
        二、小组作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八年级学生,处于初中学习过渡阶段,脱离了刚刚步入中学学习时的陌生与新鲜,也尚未感受到初三的紧张感和升学压力,学习总体状态表现懒散。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学习这一阶段心理状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小组学习作为一种高效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一个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小组作业。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小组作业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但是如果小组成员没有明确分工和责任归属,那么很可能出现有些小组成员感觉学习任务过重、压力太大,而有些小组成员因为不知道自己干什么而收获甚少。这时,就需要教师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作业任务分工,让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

同时,为加强小组成员内部凝聚力,提升组与组之间竞争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在小组进行作业时采取积分制,根据每个小组作业完成情况给他们打分,学期结束之际对每个小组获得的积分进行汇总,对其中积分最多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藉由此种形式小组作业的开展,学生脱离了独自完成作业的枯燥乏味,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对英语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英语综合应用素质得到提升。
        三、生活化作业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很多知识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在课后作业内容上多采取一些生活化设计,从而帮助学生跳脱传统英语学习思维束缚,领略英语在生活中的魅力。例如在布置《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一课课后作业时,教师便可对其进行生活化设计, 让学生回想一下在自己以往生活经历里面,有没有哪些事物陪伴了自己三年或者更长时间内的。让学生从这一陪伴他们很长时间的事物着手,写一篇英语小作文,谈谈自己所选择物品的特点,自己与它曾经发生过哪些趣事,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它。为进一步提升学生作业积极性,教师还可开展一项作业分享会,鼓励学生在大家面前分享自己所写的作文,分享完毕后,学生内部根据分享内容的趣味性进行自由评分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三篇小作文。教师以学生最喜欢的三篇文章为例,对文章展开具体剖析,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中句型、单词、语法等方面有什么可以改进之处。借助作业形式生活化,原先枯燥的课后作业变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事分享,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四、重视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由于学生小学阶段英语基础不同,同时不同学生在记忆力和理解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课后作业批改时经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的学生作业正确率极高,有的学生解答正确的题目屈指可数,这正是教师没有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考虑到学生间普遍存在的差异性,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例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对作业进行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的划分,基础性作业时每位学生都必须要完成的,难度比正常难度稍低,拓展性作业则专门为那些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所设计。通过这样科学合理的作业层次安排,既减轻了部分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不至于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又给了一部分学生体会英语学习成就感的机会,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英语学习效率提高。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从微课作业、小组作业、生活化作业、分层作业四个方面对八年级英语课后作业多样性做了具体阐述。课后作业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培养影响巨大,教师应大胆突破传统作业设计理念,积极创新,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燕杭. 八年级英语分层教学作业设计实践探究[J]. 英语教师, 2018, v.18(9):143-145.
        [2]阮丽红. 初中英语“操作性作业”刍议——以八年级英语Bicycle riding is good exercise教学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 v.19;No.205(8):85-86+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