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对语文课文的讲解都离不开让学生阅读感悟,所以提升其阅读效率至关重要,对此应该积极探索找到打造高效阅读课堂的方法,本文就此展开探讨,立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讨如何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从本质上说是让学生和具体的文本之间产生高质量的对话,从中更好地体会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情感,领会更深层次的内涵。《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对高中生阅读和阅读教学从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必须转变阅读教学理念,充分调动阅读主体,大力实施群文阅读、整本阅读,借助多媒体手段,拓展阅读领域,丰富阅读交流活动。
一、转变教学理念,实施群文阅读
阅读教学开展的重要基础就是教材,这是学生的第一手阅读资料,不过在新媒体的发展下,学生阅读材料的来源渠道宽而广,他们对基础的教材不感兴趣,对内容深厚的文学著作没有阅读欲望,反而对搞笑文章、网络小说兴趣青睐有加。在此环境下,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阅读材料应以教材为基础,但不再拘泥于课本,教师的教学任务也该从课本着眼于整体大流,鉴别、分析、评价、判断并与学生一同追寻阅读中的奥妙,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鉴赏阅读材料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感受作者对语言的运用,理解其中用意,学生才能对语言文字做到正确的理解使用。例如在进行《荷塘月色》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再选择一些体裁、内容相近的文章,开展群文阅读。
二、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
第一,挖掘兴趣。阅读是培养学生一定判断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兴趣是一切的基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应先对教材进行学习、理解,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点。先调动学生的悬念性、到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再到落实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拓展。第二,重视朗读。朗读作为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可进行分组合作活动,根据编者意图、教材特点、实际情况,设计学生分段朗读、分段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阅读材料中语言的表达形式、运用精妙之处,文章的内涵与优美等,学习写作方法、感受语言魅力、提升阅读兴趣。第三,增强参与。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增强课堂阅读的趣味性。将课堂从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演得多”的情况,转变成学生“读得多,写得多,练得多”。毕竟一节课时间有限,如果学生参与感不强,自然就慢慢对阅读失去兴趣。教师可以课前布置教学任务,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对阅读内容先提前理解并在课堂进行情景演绎,促进学生对阅读教材的深层解读。
例如在进行《诗三首》的教学时,由于诗歌类课文,需要学生领会其背后的情感,需要反复诵读,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搜集相关信息,完成预习,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讲解时就会有一个较好的基础。
三、善用多媒体,丰富阅读体验
如果我们能够把阅读材料和多媒体有效结合,利用图片和音频让阅读材料生动起来,便将大幅提高阅读的趣味性。基于现代多媒体的多样性,教师应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阅读环境。
图片充实了材料的内容,扩展了学生的想象,将问题具体化、可视化,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启动人的感知能力,直接让人感受到故事中的悲欢离合、感知到作者的情绪变幻、体会到社会的现实生活。通过音乐加强学生与阅读教材的沟通,学生在音乐中更容易置身于教材中,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影视剧资料,让学生通过视频直观地看到其中的人物、环境等,观察人物神态,再结合教材中的文字描写,领会这篇课文在语言上的美。尤其是贾府宏伟的外观,室内华贵的陈设以及布局等,仅仅依靠文字很难想象出来,通过视频资料就能让学生对此有具体的认识,也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再适时提出问题,如:林黛玉的性格是什么样的?从哪些部分可以看出来?通过具体的问题结合直观的学习资料启发学生的思考,由此启发学生阅读的理解思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拓宽阅读渠道,促进阅读交流
阅读能力是在大量阅读下慢慢累积起来的,不能只依靠单一的阅读教材。商业化充斥下的快阅读时代,优秀的新媒体课外阅读资源是弥足珍贵的,需要学校和教师们还有全社会的共同维护。教师可以利用如微信、微博等平台与学生进行轻松平等的交流分享,通过读书会、读书笔记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感想和心得。教师甄选优秀的阅读材料,学校也应予以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社会对这些健康优秀的阅读资源加以保护,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源泉不受污染。多媒体阅读和纸质阅读相辅相成,课内外相联系,学生在通过心智体验后,才能形成内在的认知。对此可以在学习完一篇课文或者某一单元的课文后,组织拓展阅读活动,让学生选择相关的文章,在阅读完之后,用一节课来展示同学们的阅读成果,给大家分享自己读的书、文章,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综上所述,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从更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兴趣,善用多媒体以及组织拓展阅读这几个方面入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还需我们继续探索学习。
参考文献:
[1]康庆.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4(34):165-165.
[2]冯尚财. 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