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蔡学云
[导读]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将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带着积极的学习情绪,才能最终激励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将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带着积极的学习情绪,才能最终激励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初中生处于人生三观的形成与初步确立时期,在他们的学习与成长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的教学目标的提出,教师的教学任务变得更加繁重起来。为此,教师要树立积极的教学认知,面对新课改进行新的教学尝试,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本文基于新课改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策略,希望对该学科教师教学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新课改;教学策略
        初中教育时期是学生们身心发展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针对这一时期的学生发展现实,教师要将学生的发展现状与教学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产生认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众多的学科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是不容小觑的,因为该课程中的内容包含了较多的思想、认知、法治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对学生的成长带来积极的引领。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及家长依然坚持应试教育的路线,认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在考试中的价值不大,只要在课堂聆听一下就行了。在这样的学习心理状态下,不仅无法达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也无法提升学生的素质。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教学实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认知,让他们在学习中领悟其中的文化精神。
        1.利用提问,提升学生兴趣
        思考是进步的基础,当学生具备了思考的能力,他们就会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并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初中生本身处在好动和善于问的年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让他们在问的环境中探寻知识的奥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学生的认知。在一些重难点知识讲解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展现。
        例如,在学习“延续文化血脉”中,为了让学生懂得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我在课堂为学生提出了一些思考问题:什么是文化血脉?你所理解的文化应该是什么样的?文化与我们的成长发展有什么关系?没有文化继承,我们就会变成什么样?你觉得如何做才是继承我国的文化呢?在提出问题之后,我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我及时给予学生纠正,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观点存在的问题,当然对于优秀的回答,我也及时给予了学生表扬。如此,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吸收所学的知识。
        2.创建情境,增强学生认知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要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形象化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

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新课改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创设的教学情境形式多了起来,为此,在教学当中,可以把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的内容良好的结合多媒体技术,真正的调动起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将互联网技术良好的引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形式中的不足,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中国担当”中,为了让学生懂得什么是中国担当精神,我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呈现了汶川地震中的救援现场、科学家的废寝忘食、医生的救死扶伤、教师的熬夜备课等视频画面,让学生认真观看之后,我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些画面中反映出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在画面的刺激下和在提问的提示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他们不仅进行了积极的动脑,还参与了热情的回答,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3.理实结合,提升学生素养
        知识只有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才能发挥育人的价值,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实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中,才能让学生记忆知识,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要鼓励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让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我在给学生讲解了文本的内容之后,鼓励学生通过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方式,让他们进行知识的探索。具体要求是,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我国面临了哪些机遇和挑战,让他们用书面报告的形式写出来。如此,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他们纷纷利用家中的网络进行资料的搜集,并整理成了一个小小的书面报告。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我国发展现状的了解,还提升了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综合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进行教学创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激发他们热情思考,要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研究动力,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学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87-88.
        [2]陈罗华.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66-67.
        [3]李照粉.探究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9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