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周海燕 赵建龙
[导读] 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摘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虽然是基础性课程,但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情境教学法则是从新课改要求衍生而来,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加深学习体验,从而充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或借鉴。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价值
1.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必须要以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兴趣爱好为依据,立足课本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很多内容不仅抽象性较强,还晦涩难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则可以有效拉近学生和道德与法治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身边生活中的相关内容,有效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减轻了学习压力,从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
3.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
学生形成创新、解决问题的主要能力就在于知识迁移。有相关实践表明,人类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获取知识和技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识的迁移。应用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抽象的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推动学生生理和心理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生活化教学情境
要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顺利开展情境教学,教师就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初中学生由于受学业与考试等方面的影响,很少有机会认真观察生活,也就无法感受到生活与课本知识之间有任何联系。

基于此,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切实感受生活中的知识,从而知识来源于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正视发展挑战》中的知识点时,笔者带领学生参观了当地的污水处理厂,通过实地参与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水资源的珍贵,真正明白污染水源所造成的重大危害。结束参观之后,教师还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如何保护水资源?这样,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思维发散,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2.多媒体情境教学
随着国家教育基金的持续投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信息产品进入了初中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科技优势,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其中,多媒体设备是较为常见的教学辅助工具,在视觉和听觉等方面有着较为独特的优势,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引发学生想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学生的课堂互动机会,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教学《守望精神家园》时,由于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年代久远,学生很难产生代入感,也就无法产生情感共鸣,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片段,通过直观、生动地画面,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促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更好的完善自我,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3.角色扮演情境
初中学生大多性格活泼,渴望展现自我,赢得认可。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创设相应的角色情境,让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始终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同时,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还能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感悟,并对其进行内化,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其后续更深层次的教学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此类教学方式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强化情感体验,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秀兰.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亚太教育,2019(07):104.
[2]赵汝梅.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2017,6(10):15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