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运动的逐步深入,关于教学评价的问题越发突出,多元化评价成为教学发展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就多元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以凸显教学的引导性、指导性和学生的成长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元评价;应用
新课程教育教学运动的兴起,促使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和优化,逐渐迈上教学新道路,但这个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评价却没有跟上教学发展的步伐,导致其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弱,越来越成为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拖累。多元化评价方法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变这种现状,让教学评价逐渐跟上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步调,与其进步要求相契合。针对于此,开展初中数学多元评价应用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多元评价,注重教学的引导性
课堂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集中在课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上,忽略了课堂评价的重要性。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但他们评价方式相对单一,通常直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正误的判定,忽视了课堂评价对他们思维的引导。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合理设计教学预设环节,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发挥课堂评价的引导性。
譬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笔者就是事先设计了教学环节,在课堂上展开了如下的教学活动:向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全等三角形组,让他们思考“这些图形每组都存在什么样的联系”。这个问题的提出瞬间引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积极热烈地讨论,有人提出“这些三角形每组之间的角大小都相同”,有人提出“每组三角形对应边都相同”等回答,笔者随后提出了“究竟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针对他们中有人提出的“满足角相同的三角形全等”的论断,笔者及时调拨,“角度全部相同的三角形就全等吗?那看屏幕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他们角度相同,但他们是不是全等?”,这种评价没有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直接评断,而是对他们进行思维上的引导,看似没有评价,实际上这种评价相对隐性,有利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实现教学目的。
二、多元评价,发挥教学的指导性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难以忽视的指导作用,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依靠教师对学生的直接感官和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仅缺乏科学性,将评价权牢牢集中在教师一人身上,还缺乏自主性,忽略了学生这个主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意识的群体,对他们的评价应该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兼顾他们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尊重学生这一评价主体,在较高限度内充分发挥教学的指导作用。
譬如,在学习“函数及其图象”时,笔者就通过网络信息媒体,在相应的学习平台上,让学生制作并上传了自己的预习导图、存疑问题,完成课堂教学后,又让学生在学习平台上解答了对应的习题,完善预习导图,制成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上传他们对学前存疑问题的答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享简短的学习感悟和他们对自己学习表现的自我评价表,包括函数性质的理解程度、知识运用的灵活度等,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信息媒体的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针对他们的薄弱部分(如有学生对一次函数因变量、自变量的变化及其对应的图象识别不清等),这样的评价尊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利于给出他们相对科学的教学指导。
三、多元评价,凸显学生的成长性
学生是会成长的群体,他们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对外呈现出不同的结果,让教学评价动态化,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是多元教学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较深层次的表现。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重视学生的这种成长性,增加教学评价的时效性,让评价随学生成长而更新,尽可能最大化地发挥多元评价的作用。
譬如,在学生学习初中数学之初,笔者就利用网络信息媒体,建立了每个学生的成长档案,定期就他们的学习成果、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性较强的阶段性评价,将不同时期的评价结果定期存档,建立相关的评价数据图(如折线图、饼状图等),把这些评价结果定期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见到自己每个阶段的表现、不同时期的表现变化,看到自己在数学方面的成长轨迹,察觉其学习态度的转变,就学习方法、学习行为等方面进行自我判定,有意识地制定自己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促使他们改进自己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这种成长性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其更加了解自己,认知到自身的优缺点,促使他们在学习数学中扬长补短,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多元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契合了学科教学进步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内在多样成长的诉求,有利于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进步,突出教学各项特性和功效。教师在教学时,要深抓多元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多样应用,注重教学的引导性,发挥教学的指导性,凸显学生的成长性,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探究多元评价与初中数学结合的新形式,使教学评价更为细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吕俭. 浅谈“素养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多元化评价[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7):141-142.
[2]梁春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0(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