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罗田文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摘  要: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在这段时间内学生所养成的学习习惯、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所秉持的学习态度对未来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作为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开放性
引言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老师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过于看重分数,没有重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情感体验,课堂往往容易沉闷,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学习效率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使得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十分必要。
1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开始阶段,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在这一阶段中,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感受语言和文字的魅力,学会欣赏语言与文字的美,通过语文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正确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有利于未来的学习。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却由于枯燥单调,学生对学习语文没有足够的兴趣,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时比较依赖老师,不利于学习质量的提升。而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能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创新,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大,还可以促进师生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有助于学生总体素质的提升。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包含的内容
2.1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可在教学方式上做些适当的改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各种资源,采用一些有趣的手段,增加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例如让学生分组讨论、分组竞争等,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
2.2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拘泥于课文内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延伸增加内容的丰富性,使学生的知识面更丰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教学理念的开放性
在语文教学时,应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素养为重,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在学生遇到难题或出现错误时,不能直接讲解答案,而是给予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的途径
3.1开放教学空间
在语文教学时,大语文观可以使老师的思维不会被局限在课文内容中,如果老师的教学思维被束缚在封闭的小空间里,会使语文教学失去灵感来源,不利于进步。教师应不放过课本的任何小细节,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比如在讲《荷花》这一课文时,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再配合插图,让小学生们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象更加具体,更能体会课文内容所描述的荷花荷叶的美,从而在脑海里有更强的画面感。

其实,课本除了精挑细选的插图外还有其它的小细节值得教师们注意,并用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3.2开放教学方式
在日常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开放性教学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发言,敢于在老师面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困惑,为此,教师需在教学方式上做出改变。教师可以规定一定的时长让学生们自主阅读,阅读时间过了后,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们对问题探讨,值得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需要渐渐地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慢慢地往深处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课文知识。另外,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火烧云》这一课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在上课前画出自己平时看到的云的样子,然后再在上课时,跟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所画的是平常的云,但是火烧云跟你们所画的云有什么不同,你们知道吗?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来得出答案吧!”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了。
3.3开放教学资源
小学生总是对新奇事物具有好奇心,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上。例如,在进行新课文的预习时,可以让学生们画课文的思维导图,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时采用多媒体的方式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播放ppt的方式抓住学生们的眼球,使他们专注上课、专心思考。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备课之余,寻找一些资料对课本内容进行补充,例如讲到关于苦难年代的课文时,可以加一些那个年代的某个人的具体的生活来体现那个年代的苦难,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可以寻找相关的图片,给学生们看,让学生明白那个年代人们有多苦,因此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4开放教学评价
每个学生在学习方面有各自的特点,老师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应针对个体的不同情况进行了解后综合评价,不能只注重最终的学习结果,还需要针对学生的阶段性进步综合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进行,从而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令学生发现自己哪里不足、哪里进步,有利于老师引导学生弥补不足、发扬优点。
结语
总而言之,好的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段时期培养学生好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能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总体素质的提升。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能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的总体素养得到有效提高,改变老师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学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玮.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J].  中国教师. 2018(S1)
[2] 童明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38)
[3] 何清芬.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索[J].  华夏教师. 2019(17)
[4] 张学青.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J]. 考试周刊. 2019(40)

作者简介:
姓名:罗田文(1982.4-)男,汉 ,湖南新化,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单位:上梅街道第三小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