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线上教学模式,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任务。家长要配合老师做好外在控制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要做到自主性的学习,切实的享受到线上教学的优点,达到自我进步。三方合作配合的情况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稳固发展学生整体的数学素养,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四年级;线上教学;新时期
新冠疫情的全面爆发,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生态环境缩减到微观生态。传统意义上教师的一部分职责不能切实有效地实现,家长的职责或者说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学生的角色依然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是在学习自主、注意力集中以及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未成熟,属于思维成熟的发展阶段,需要引导过渡到形式运算阶段。数学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外部表现,反映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程度。那么在特殊时期,学生如何不错过发展的敏感期?
1.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包括但不限于班级为单位的网络授课,主要是课前录制,线上答疑的形式,部分学校可以选择直播配合线上答疑,课后辅导阶段采用线上答疑。物理长度上的距离在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上有很明显的劣势,但是优势也不容忽视。“简单、有效、实用”,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在课前预习、课上突破重难点、课后巩固复习上都能做到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经验。
2.小学四年级数学的线上教学的现状
特殊时期教育的所有流程被迫转向线上学习,拉开了教学过程的主客体对象,教师“监督”的部分角色功能淡化,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属于典型的外在控制时期,由此出现矛盾,也就是他律实施者角色的缺失。未能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平缓的过渡期,教师似乎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面对挑战,暴露出的也有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盲点,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小学四年级数学在新时期线上教学中的角色
首先教师要明确,现阶段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外在控制者角色的分工,而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主能力。针对怎么避免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认知负荷超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应该从学生微观生态环境的成分中下手,也就是学生、老师以及家长。
如下分析:
3.1 教师的角色
传统意义上教师自身的角色出现需要调整的成分,在新时期的线上教学中,有几个方面需要做出改变:
3.1.1 教学目标
目标明确式的学习可以明显改善学习行为。分享学习目标,进而明确学习行为的方向、原因以及评估方法。路径更清晰,看得到目标,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学习。
3.1.2 教学内容
在新授课程上,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更具针对性,尤其对课程的重难点要进行概念性的拆分。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逐层展开,逐步拆分,有层次的进行梯度分解。微课可以让学生自主的监控自己学习过程的每一个层次,针对自己未能习得的部分反复的学习观看。学生在外界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自主的反思,进行自我思考,培养学习的学习能力,在反思中深化线上学习的体验。
3.1.3 教学反馈
学习过程中的反馈,除了测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外,重现可以更好的巩固记忆。一定程度上来说,对学习的反馈更全面,学业成就的提升更大。成果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参照学习目标,来回答学习内容,整个完整的流程中可以揭示学生的强项和弱项,由此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进而提升学习能力。因此,教师的角色中需要加入成果反馈,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线上学习中都能有收获和体验。
因此教师就将评价权就转给了学生,他们会用一个更高的标准来评价自己或同伴作品的质量,并作出具体的解释,在解释评价中展示其思辨力,在完善作品中提升其独创力。
3.2 家长角色
家庭环境以及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个人性格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一生都在发展,持续培养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上,学生的学习能力一直在被忽视,学习能力也被学校的制度,老师的教学能力所替代,亦或是掩盖。线上教学这样的机会也许不能完全弥补发展过程中所缺失的习惯培养,但是一直以来被掩盖和替代的外在控制者角色需要重新拿起。配合老师,完善上层的体系。
3.3 学生角色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在过渡期,他们既是服从权威,遵从规范的,也是渴望赞赏,具有“好孩子”倾向的。多媒体环境中存在典型的认知负荷现象,小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尚未成熟,但是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学生要在教师以及家长的外在监督下,遵从老师的要求以及引导,主动的思考,培养自己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力。
结束语
新时期线上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反馈上做出调整;家长要重新担负起外在控制者的角色;学生应主动思考和探索,不断给予自我反馈,在外在控制的协助下,发展学习能力。由此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稳步发展,进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秀琴.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文化,2017(04):82-83.
[2]徐建林.指向学力生长的小学生数学线上学习[J].江苏教育研究,2020(0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