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小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发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很常见,尤其是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遇到困难后不想继续学习而是轻易放弃。这些小学生会慢慢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发展成为“学困生”。这对以后的教学效果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态度。本文以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展开论述,分别从个人、学校、家庭方面展开思考,探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转化方法。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对策
小学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使学生能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师的爱心教育和有效引导使学困生能有发生转化,从而为小学课堂营造更加活跃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学困生成因的分析
1、家庭因素
目前许多家庭都面临生活的巨大压力,对于孩子的学生无暇顾及和关心。家长把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努力工作上,孩子在学习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部分家长甚至一点也不了解更不用提对孩子进行疏导和关爱了。还有部分家长把孩子全权放给了爷爷奶奶来照顾,隔辈亲现象使得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孙辈,甚至还养成了许多不良学习习惯,同时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少能培养出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爷爷奶奶的溺爱最终使孩子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上体现为不劳而获的思想,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变成了“学困生”。
2、学校因素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学习,学校里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部分学校目前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仍比较传统,观念落后,许多教师仍把成绩作为衡量好坏学生的标准。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会常常受到来自教师的打击和嘲讽,长此以往这样的学生在心理上会有比较大的负担,同时由于个性的叛逆,对课堂的学习更是持以消极态度,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对待学习,就逐渐形成了学困生群体。
3、自身因素
目前大多数学生都为独生子女,个性比较强,有较为严重的自我心理,这样的性格体现为心理异常脆弱,抗打击能力极弱。学困生的学习速度一般比较慢,基本知识掌握也不牢固,由于教学进度较快,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出现几次这种情况后,学困生的心理会受到打击,导致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特别是在新课程开始的时候对于新知识掌握较慢,最后又会产生恶性循环,导致学生的成绩一次不如一次。据调查发现,学困生学习效率较低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导致对学习的兴趣较低。在课堂中,听不懂新课之后就开始搞小动作,交头接耳,课下作业也无法独立完成。最终使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二、转化小学学困生教育对策研究
1.协调与家庭和学校的关系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两个重要场所,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离不开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携手,为学生打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积极高效的学习氛围,父母还需多多关心孩子的发展情况,教师也应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动向。双方应建立起长期互动平台,共同努力实现对学生的双向管理。同时家长和教师还需保持积极的交流,随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课余学习情况和在家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从而使家长和教师更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转化。例如,在家做作业时家长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监督,避免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督促其按时完成任务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教师应给予关爱,感化学困生
许多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来自家庭,由于父母的不关心导致其孤独、自卑、叛逆的心理。作为小学教师,应当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系爱护,时刻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和学习情况,更多的对其心理方面给予正确疏导。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困生交流、谈心的方式,来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以消除他们心中对“分数论”的错误想法,消除他们内心作为学困生的自卑心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他们就会慢慢敞开心扉,乐于接受教师的意见和教育。使学困生慢慢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己学习的信心,这样对学困生的转化十分有利。
3.对学困生不但要有爱心,还要有爱的艺术
作为小学教师,应该首先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学困生来说,教育他们更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引导他们转化,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方法中要有爱的艺术。教师对待学生应当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每一个。爱学生应当讲究爱的艺术,对待学困生尤其要多一些温暖,用爱的艺术去温暖、理解、包容、尊重、信任、鼓励他们,常常与他们交心,疏导一些正面的思想工作,而避免采取体罚、听课、请家长等严厉的处罚。运用爱的艺术对学生进行教学也十分有效。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踊跃回答,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奖励小红花或者老师的鼓励话语。回答错误的学生老师也应该给予耐心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答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学困生的问题是目前教育事业有待解决的一大难题,面临越来越多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多端变化,学困生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有效提升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解决学困生问题是重要环节。小学教育工作者肩负着转化学困生的重大责任,只有教师用一颗爱心对待学生,耐心引导学生,恒心去呵护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问题,才能有效让学困生转化,实现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翁旭科,张凤玲,屈振铎.县城小学学困生现状及转化策略的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1):40-42+49.
[2]党达峰.小学学困生转化措施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211-212.
[3]冯世群. 浅谈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N]. 发展导报,2019-03-22(019).
作者简介
姓名:陈锋花 (1980-07) 女 籍贯:甘肃 学历:本科 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邮编:730030 单位: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