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抓住文体特点开展说明文教学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赵雄
[导读] 强化说明文文体讲解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重要的影响。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很多语文教师不注重课本文章体裁的讲解,在课本中各类性质的文章,只注重知识贯穿,不在意文章内涵。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不明白各种文体的区别,甚至部分语文教师也不清楚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区别,简单的将文章分为文言文和现代文。因此,强化说明文文体讲解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除了文言文之外,会学到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小说、散文等体裁文章,各种体裁的文章在描写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能够提升小学生的不同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说明文教学当中,要让学生明白说明文学习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注重不同体裁文章教学方法的区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效率。
        一、说明文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读书写字,还要能够让学生懂事明理。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注重文化的灌输,注重文字语句的积累,却没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真正含义,没有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影响重大,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当中形成的一种思维判断能力,能够从学习材料中总结出核心内容,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清楚的表达出来。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依靠说明文来进行培养,说明文和其他体裁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重在说理,是为了将某件事说明白,因而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说明文在现实当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核心就是将事情表达清楚,目前很多人在说明问题的时候洋洋洒洒几千字,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这就是表达能力不足的表现。逻辑思维能力则显得更加重要是学生在阅读材料,辨别真伪的关键能力,是对学生主观思维的一种表现。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说明文的讲解,针对不同文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进行说明文讲解的时候,也要注意教学的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
        二、说明文的教学策略
        (1)准确把握说明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注重语言词汇
        说明文不像小说一样剧情丰富,也不像散文一样语言抒情,学生在学习说明文的时候兴趣不是很高,再加上教师注重文字知识的讲解,轻视文本解读,使得部分学生不能轻松掌握说明文的文本内涵。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是对事物的客观描述,不掺杂主观倾向。说明文就是利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某一事物,让人们可以清楚的了解事物性质和特征。

在语言表达上说明文用词严谨,不夸张,不重复,语言较为直白,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在讲解当中要让学生注意说明文的词语词汇。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就用简洁的语言讲解了爬山虎这种植物。首先是讲解了爬山虎的叶子,由嫩红变成嫩绿,突出的是一种过程,这就是词汇准确的一种体现。其次,在下文讲解了爬山虎的脚,描写爬山虎脚生长的位置和形状。只要稍微进行联想,脑海当中就能浮现爬山虎脚的样子,语言十分生动。紧接着描写了爬山虎脚的移动过程,六七跟细丝从最初的直线状态,变成弯曲状态,慢慢的向其他位置移动。通过简洁的语言描述了爬山虎的移动过程,如果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遗漏,就难以全面的掌握本篇文章。
        (2)深入理解说明文的层次结构,注重逻辑思维的引导
        说明文既可以是对某一事物的描述,也可以是同时对多个事物的描述,还可以是对某一事物变化过程的描述,也可以是由浅入深的描述,至于选择什么类型的描述方式,则取决于描述的主体。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说明文,语言较为简单,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全文阅读不做遗漏,还要在阅读之中进行思考,整体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把握文章的整体形式,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说明文。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在文章描述上就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首先是对赵州桥的时间和位置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描述,让读者对赵州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其次,文章对赵州桥的结构有了较为全面的描写,侧重的是赵州桥功能的讲解。再次,文章对赵州桥的外表进行了描写,属于远景描写,惟妙惟肖,让读者更加清晰的认识赵州桥。最后是对赵州桥的一种赞美。教师要注重说明文层次的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去认识说明文,把握说明文结构,从而降低说明文的学习难度。
        结语
        总之,说明文是小学一种重要的文体形式,教师要重视说明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学习。说明文核心就是对事物的一种说明,语言简洁明了,教师必须要掌握说明文的特征,在教学当中让学生有意识的去关注说明文的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另外,还要注重说明文的层次结构,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说明文。当然,说明文教学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教师也要注重说明文文本解读,让学生进行全文阅读,在此基础上进行说明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林婵玉. 叶苍岑说明文教学思想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8.
        [2]严静.创新教学方法让说明文教学变得更加灵动[J].成才之路,2014(35):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