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叶懿行
[导读]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技能。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技能。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主要重点之一。信息技术培训实践的关键目标是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在社会上带来良好的信息以及发展敏感的计算思维。本文介绍了如何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来培养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信息技术和人类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可以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教育他们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社会问题,并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增强使用信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手段的能力,也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文描述了培训信息技术领域核心素养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技能包括几个关键要素:信息感知,计算思维,数字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全面表达了小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需要注意分割教育目标,设定总体目标,将其制定为几个小步骤目标,以及将学生的核心素质的发展纳入教育。在为每个班级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设计适合的学术条件,包括该科目的核心素质的目标。在课程开始时,需要向学生展示的学习目标,以便他们知道他们想要学习的是什么。教师必须清楚地制定每个小目标,以便他们在不背离大纲的前提下纳入更多新的方向。同时,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必须根据他们的发展需要和整体知识结构来整理自己的学习内容阶段。通过设定学习目标的各个阶段,我们设定了适当的目标,逐步实现了目标,并不断取得进步。
        二、以协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个人的,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不均衡的,而不是教育内容本身的问题。结果为,一些学生在迅速完成老师分配的作业后无所事事而有些学生无法顺利完成作业,他们不好意思寻求同伴的帮助,导致了逃避课程的行为。为了不让所有学生落后,我们必须考虑一下解决方法。合作学习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具有良好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应负责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

因此,如果想提高学生以有效的协作方式进行操作的能力,请鼓励大多数学生培养小组合作的模式。
        三、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数字学习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而不必局限于学校,老师和家庭。使用网络在虚拟环境上继续学习可以使全局共享资源。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在作业分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学生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建立具有相关内容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程,并实现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技能。教学活动的无聊感导致学生的抵触。所以在信息技术教育中,需要根据教育内容设计课程,并鼓励学生参加每个环节。
        四、以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使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生学习知识至关重要。在一般的课堂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培训。让学生学习使用所学的信息知识来收集,分析,过滤和集成信息。学习应用是学生提高读写能力的关键。 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结合课堂内容来设计教学化解,实现情境构成,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五、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培养具有出色信息素养的学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也是对所有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所有学生都应具有形成信息素养技能的良好基础,并且对于每位学生来说,信息素养的形成应具有很大的个人发展空间。我们需要鼓励学生的人格发展,并为人格发展创造条件。例如,由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和课外活动是非常有效的活动形式。此外,由学区和县教育部门主办的小学生技术竞赛其中有一项信息技术竞赛,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发掘信息技术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参与的学生将来可能会开始信息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使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结语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情感态度,以开始创新学习,探索各种教学方法以培养核心素养技能。要切实地反映知识基础,能力技能,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使用和科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徐晓东,阮高峰.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定位与走向[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5).
[3]樊秀芬,孙庆光.基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7(62):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