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兴的教育手段: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也应运而生。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在实践中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的强化,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伴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各学科教学的相应改革创新已被提上日程,结合当前热门的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创新,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信息技术和学科进行整合的教学模式仍处于发展改良阶段,有待完善。本文将基于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概述当前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存在的一定问题,并加以探究与剖析,以期提出合理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向和方式,为中小学学科教学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其他学科;整合研究
引言:如今,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教育而言,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各学科的结合应用,不但可以革新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还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完善性、高效性、快速性的特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让学生得以全面综合发展。
一、信息技术相关理解
信息技术,从广泛层面而言,即通过工具、技术亦或设备充分拓宽与提高人类自身的信息存储容量和知识理解深度。因此,信息技术结合学校教育而言,旨在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和信息管理部门相互搭配下,以达到推进教学深度和进度,提高学科教学效率,使学校教育成效达到最大化。
二、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存在问题
??1.顺应教学整合的步伐落后
??我国现今中小学教学中,以数学学科教学为例,面对新课程教育改革,部分数学教师响应整合的步伐过慢,怯于进行相应学习与探究,依旧固步自封,照搬以前成果,拘泥于传统“被动式”教学模式,注重传授理论数学知识,忽略中小学学生生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学核心意识的培养,教学模式的过于单一,同时导致学生学习枯燥、无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情绪,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无法提高,不利于今后发展,致使如今乃至以后大学的数学学习中,均无法体会数学学习乐趣。
??2.教师能力不足
??中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占据引导地位。而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一体的教学模式仍处于实践、待完善阶段,教师应结合学校学科实际教学情况、局势、发展方向,亦或学生知识掌握水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开展课堂信息教学,这无形中为教师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极大考验教师的个人能力。但是由于目前教学条件有限,教师信息技术设备应用与把控水平普遍不高,易造成课堂教学重心偏移亦或教学成效不佳等情况,无法达到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简而言之,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水平提高十分具有必要性。
??3.教学缺乏自主性
??虽然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已经运用,但是部分数学教师依旧保留传统教学习惯,基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浅层次理解,过多进行课堂提问,导致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引导,缺乏自主性学习、知识探索和自我思考,极大弱化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信息全面性、技术高新性和知识传递快速性的效用。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向与方式
?我国以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基础突破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启动各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进程。
然而,当其他学科和信息技术如火如荼的进行时,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教好信息技术课程?怎样让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更好的结合让学生学得到更多的知识呢?以下就是笔者对于高中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一些体会。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向
??信息技术作为当前高新技术深受民众关注,在学校教育上,针对于物质层面的建设而言,应以其为辅助教学工具,合理开设计算机教学机房,在课堂上应用诸如Wolfram Mathematica以及几何画板等信息教学软件,借助投影屏抑或计算机进行合理教学,下课期间,与公共信息平台联系,建成QQ和微信群等,加以完善信息教学系统,结合各学科特色,在物质技术上加以具体整合,从而有效开展智能化教学。
?信息技术在学科实用层面的整合,简而言之,实为基于物质技术层面建设的具体细节化整合,联系高中教学实际而言,基于语文学科,在文本阅读层面,应超脱于纯文本阅读,开设多媒体阅读,同时整合网络文本信息资源,解除文本阅读局限性,从而丰富文本储量,大幅度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视野;而对于写作方面,应适度进行信息化写作,诸如进行键盘输入、语音输入以及文字扫描,使纯文字写作方式发展为多媒体写作形式;而针对于数学学科,基于技术设备图像、文字以及影像的具体化表达方式,大幅度降低数学抽象理解难度,借助信息技术高效性,使学生直观感受数学知识教学内涵,把握运算途径,充分展现学科魅力。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式
??2.1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辅助课堂教学
??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应以学科教学为主,信息技术的配合为辅,合理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例如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学科教师应以讲授的化学方程式为基准,比如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这一环节的讲解中,结合方程式,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故意缺少预热步骤,通过多媒体课件加以图像展示试管破裂状况,引导学生思虑操作流程,通过高频率的图像化具体展示,得以巩固学生学习所得。所以,信息技术的合理整合,可有效加强教学效率,强有力推动学科发展。
??2.2整合信息资源,构建全面教学体系
??当前高中教学中,各方面环节的教学均需利用一定的信息资源。所以,学校健全信息资源库,供教师及时调用教学与考题资源,同时,在另一方面上,可建立专项学习资源平台,以供学生下载各学科相应学习资源,提前预习课堂教学内容,为优质课堂构建提供一定基础。如微信、QQ、钉钉等的广泛应用。除此之外,应利用相应学习资源建立学习情境,开展专项知识探究活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之外,亦可利用信息公众平台,开设诸如“学习讨论”、“思路展演”、“难题专攻”、“学习资源”等板块,让学生在依据一定学习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一定自主研讨,展示自我解题技巧、特点与思路,以供其他学生学习思考,从而实现吸引学生学科学习兴趣,达到学习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融合的过程中,根据各学科的教育特点,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在分清主次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体系,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用,推动学科课堂教学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段元美.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现策略[D].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2]王洪广.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J]. 教育界, 2015(14):174-175.
[3]毕勇. 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J]. 新课程(中学), 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