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许淑宝
[导读] 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是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摘要: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是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教师通过探究生活之中的生物知识,与课本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可以很好地帮助学提升生物学的素养,培育学生使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生动形象的生物学知识的引入还可以帮助改变以往沉闷的生物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初中生物教学中来。
关键词:初中生活;生活化教学;模式研讨;
生活化教学不是简单的搬运生活之中的材料到课堂中来,而是根据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能力,对于生活之中的素材进行加工与处理。在生活化教学之中教师还应当尝试将生活化素材以多种方式引入到生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一、 教学内容生活化: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生物学知识的客观来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选择上,教师应当在挖掘教材中生活实例的基础上,积极借助于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引入各种新的、有趣的、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生活化素材。在学习《激素调节》时可以列举生活之中常见疾病糖尿病的例子,帮助学生了解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于人体血糖控制的重要作用。在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时,可以给学生们讲述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等成语故事,深化学生对于条件反射的理解。在学习《人的呼吸》时,可以结合雾霾天气对于学生呼吸道以及肺部功能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于本课时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细菌相关内容时,可以首先给学生讲一讲日军侵华期间的“细菌战”,借助于鲜活的历史事件作为课堂开展的背景,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用生活化素材充实过后的生物课堂,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能的基础上,也帮助学生了解了很多日常生活之中的生物学常识。
二、教学形式生活化:初中的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生活化素材的引入可以不仅仅的依赖于教师教师讲授这一种形式。情境创设、小组探究、故事插入都是很好的教学手段,可以将生活素材与学生兴趣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的交出一部分课堂的汉族刀圈,给学生更多的讲述、探究、参与的机会。在学习《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课时,可以在班级生物课堂上创设医院的情境,教师带来几张血常规的化验单分给学生,让学生扮演一次医生,针对化验单当中的数值,判断病人各项血细胞的功能是否正常。

在学习《神经系统的组成》时,教师可以引入教材之中“资料分析”里的生活案例,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针对实例的内容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思考为何素材之中病人的发病部位与受伤部位不符,在探究的过程之中,教师游走在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引导学生结合课本讲解,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尝试对于病人的病情做出合理的解释,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之中感受到神经调节对于我们正常生命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评价生活化:初中生物学习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生物理论知识,而是要求学生通过生物的学习,有意识的使用课本之中的生物理论去处理现实生活之中的种种问题的。因此在开展教学评价的时候,教师也应当注重在传统的试题检测之外,引入更多维度的评价方法。在课堂练习环节,可以引入更多的生活化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以《食物之中的营养物质》一课的学习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师可以提问“有的学生肚子总是咕咕叫,他在饮食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有的同学家长在同学参加1000米跑步前给他准备了奶糖、巧克力、馅饼和牛奶,他应当选择什么?”等等,帮助学生在生活与生物之间建立起桥梁。在作业布置的环节,也一样可以融入更多与生活相关的形式,改变以往仅布置作业练习题的模式。同样以《事物之中的营养物质》为例,教师可以预先布置好作业,要求学生回到家中调查家中常见食物的营养组成,并且将加工类食物的“营养成分表”拍摄下来,在课堂上与老师一同分析。在学生认识完人体的各种细胞、组织以及器官的结构之后,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项动手实践作业,让学生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身边常见的各种材料(硬纸板、塑料瓶、毛线等)来制小肠壁结构模型或者神经元的模型,并且将制作完成的模型进行班级展示。在实际的动手体验操作过程之中,学生们对于各种生物组织的基础结构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很好的辅助了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在学习《环境的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一课时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实地考察的作业,让学生们一小组为单位,走进周围的各种化工厂中,了解化工厂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为了减少污染工厂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实际的考察之后,鼓励学生将考察结果进行汇总,给出自己的经验与建议,已报告的形式向环保部门提交,使得学生感受到自己研究的意义。
结语:初中生物的学习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之中可以很好地积累生物学知识,提升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而生活化教学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辅助学生完成这一过程,提升生物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魅力与生物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J]. 童国权.??当代教研论丛.?2019(01)
[2]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分析[J]. 王四芹.??课程教育研究.?2016(18)
[3]初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学[J]. 徐昊.??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