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化大环境下,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随时随地学习正逐渐成为他们的学习方式。“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不仅创设了课堂、网络为一体的学习环境,还把课本转变为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本文分析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对数学科后进生参与学习的意义,从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探索了如何运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促进数学科后进生参与课堂学习。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教学 后进生 参与学习
面向全体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首要标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青睐优生,更要树立如何促进后进生的进步,让后进生参与学习的育人理念。《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目前,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利用网络手段随时随地学习,已开始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
基于这一背景下,我校于2017年开始探索“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即让学生每个人在课堂上拥有学习终端,并利用这个终端所提供的学习平台与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中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形式,从单一学习环境逐渐转变为课堂、网络为一体的学习环境,从单一纸质课本逐渐转变为丰富的电子学习资源。本文就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对促进数学科后进生参与学习开展探讨。
一、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对数学科后进生参与学习的意义
1.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提高了数学科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固有的教学理念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的影响,一般都是线与教师的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一般的数学课堂就是教师讲例题,学生重复机械地做练习来巩固知识,就算是采用多媒体设备来教学,同样也是教师在演示,学生在观看,学生很少有亲自操作,或者和教师、同学之间进行互动交流。而一对一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巨大差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足,学生不再是先进教育技术的看客,而是一跃成为课堂的主角,而后进生也不再是课堂上呆坐的旁听者,他们也有机会参与课堂,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2.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减轻了数学后进生学习的心理负担。
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开展课堂教学,后进生就不在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负担,他们觉得这是一种乐趣,困难是一种挑战,课堂上他们能认真、专心地去学习。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开展课堂教学,教师会创设很多课堂游戏或者趣味性的抢答问题,他们只有在课堂中认真听认真学的条件下,他们才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并取得成功。同时,他们也会在教师创设的游戏活动中积极参与并努力掌握知识。所以,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后进生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3.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提升了数学科后进生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数学课堂上,后进生最乐意的就是敢于尝试。他们对老师单纯讲授可能不理解、不掌握,因此,他们需要自己动手实践,咋就实践操作中掌握巩固知识、掌握规律,并因此得出知识结论,而在这个生成的过程中,后进生是会获得成功学习的满足感。长期以往下去,将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成就感的提升。
4.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有利于教师对数学后进生的辅导。
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开展数学教学,对于关注后进生、辅导后进生是更为有效的,传统课堂中,受客观条件影响,每堂课教师也会有意识地了解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关注他们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者适当地在课堂上给予辅导,但是受时间和空间影响,教师是没办法关注到全部的后进生。而在一对一数字化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控制系统事先锁定后进生的终端,能用最快的时间了解到他们的学习情况,并立即做出反馈。这使得教师关注后进生学习和辅导后进生变得更加轻松。
二、如何运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促进数学科后进生参与课堂学习
1.做好学前准备,提高后进生对数学课堂新授知识的接受能力。
教师在教学一个数学科新知识点时,可以在预习方面先布置课前先学,提前让后进生对新知识有所感知,了解课堂上需要学习的内容。这要求教师适当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明确先学的任务。在预习过程中,可以提倡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源,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例如,在教学《角的分类》这一新课时,在导学案设计中要求学生去测量不同的角的度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与角类型相关的知识。通过预习,提高后进生对数学课堂新授知识的接受能力。
2.利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平台,创设多样化的课前导入环节,激起后进生学习的兴趣。
一节课的开端,如果能把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吸引过来,那就取得一半的成功。因此,课前的导入十分关键。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创设不同的导入环节,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这一课时,课前导入我利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平台,创设整数乘整数的口算抢答练习,让后进生先抢,给予他们机会,以此作铺垫,把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导入这个环节中迁移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中。或者在每节课的课前检查预习情况时,也可以创设让后进生通过一对一数字化平台把自己所做的预习检测题呈现在同学的面前,并有他们来谈预习的情况以及收获,这样的操作就大大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利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平台,创设自主学习和操作的环节,针对后进生不同个体情况,把共性的学习转化为个性化学习。
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教师利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平台,设计不同的自主学习和延伸学习,让学生有根据自身的学习状态选择不同程度的自主探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内容。从重视教转变为重视学生学。在一对一数字化课堂的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后进生如果对新学的知识有所遗忘或自认为掌握不够熟练的话,他们可以随时翻阅刚学过的知识点,以此激励他们温故而知新,尽量把更少的困惑留在课后,减轻了教师课后辅导的负担。例如,在教学《化简比》的一课时,我在教学完整数比整数和分数比分数的化简后,让学生利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平台自主探讨小数比小数的化简方法时,给予学生多样的方式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后进生知道要把小数转化乘小数,而转化成整数后又该怎么做,这时,学生就可以在系统中翻出刚学过的整数比整数化简的方法,重新复习一次来解决新的问题。
4.利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平台,创设多样化的小组合作交流和多向性的班级内交流,让后进生在数学课堂上有表达的机会。
在传统课堂中合作交流过程中,后进生往往没有优秀生掌握的知识多,而且没有他们的表达能力好,因此,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他们往往只是一个听众,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维和见解。而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中,我们可以创设的教学活动可以使人与人的交流、人与机的交流。实现人与机之间的双向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他人的多向交流。例如,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课时,由于很多练习都是在方格纸上画图完成,传统课堂很少能让后进生的练习呈现在教师或全体学生面前,所以教学这一类课程,我们很难让后进生和教师、同学多沟通交流所学的知识。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轻松的去浏览其他同学的答案,也可以把自己的呈现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对于后进生,他们有了展示机会,不管对错,他们也是有所收获。
5.让后进生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中,拥有自我发挥的空间。
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数学课堂中,每位学生的参与练习机会都是平等的,对于后进生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他们能自我发挥。全部学生都一起做平板电脑上的习题或做相关游戏,在自己操控的电脑上,在教室的大屏幕上都可以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屏幕、鼠标就成了每位同学所掌控的学习工具。在一对一的数字化课堂中,后进生们再也不会只是旁观者,低效率的输入者,他们是学习的输出者,课堂教学活动的贡献者。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每位同学都找到了发挥的空间。
三、如何运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促进数学科后进生课后的学习。
传统的课堂,我们往往布置书面作业给学生当做家庭作业,但每位老师也清楚,每天的作业总有没有完成的,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后进生。如何改变后进生课后不完成作业或者课后不参与学习的状况呢?在开展一对一数学化学习的研究后,我利用了“一起作业”和“远大学云”这两个APP,适当每天布置一些网络作业,有简单的概念题、口算题、计算题等,这些作业,系统会帮老师设计成一个个的闯关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乐趣中完成作业。这对于后进生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同时,学生提交答案后,会马上给出成绩和答案情况的反馈,学生很容易清楚自身的错误是哪里,而教师也很容易知道学生的易错点在哪里,尤其是后进生。这未后续针对性辅导有了可靠的指引。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实施以来,每位后进生同学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都可以展示自己;同时,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让后进生树立了自信心;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后进生学习的成绩。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为教育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也为数学科的后进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我相信,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方式必能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徐朝龍,卢凤.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应用优势及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
[2]史鹏越,黄洛颖.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中小学教与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4(Z2).
[3]赵海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数学学科的探索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
本文系: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下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题立项号:174430076 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