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层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指的是对基层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发现教学活动当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来满足小学生的需求。因此,教研人员需要善于观察和反思,及时反馈在教研活动当中存在的误区,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将这些误区进行改正。
关键词:基层小学;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教学误区;改进措施
一、基层小学语文教研现状
(一)对教研活动的重视程度比较低
教研活动是学校语文教师在学校组织下,以观摩课、报告会、课题研究等方式来对实际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的活动,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实际上,很多基层小学语文教师对这一活动的重视程度都比较低,他们缺乏对这一活动的正确认识,没有意识到活动的实际作用。甚至有一些教师认为参加这些活动会对日常教学过程产生影响,占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时间。这些思想的存在导致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没有与教师们的语文教学活动有效融合,从而出现了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情况,没有发挥实际的功效。
(二)基层教研活动的参加人员专业程度比较低
在很多基层小学当中都存在语文教研活动参加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通常来说,刚入职的教师虽然专业知识比较丰富的,但是他们的教学技能还并不完善,他们的知识仍然以理论的形式存在,没有经过实践。为了使这些教师更快地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学校会在教师入职的时候对他们组织相关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教学技巧,并没有对他们的科研能力进行指导,这导致基层小学语文科研气氛不活跃,很多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比较弱,还有的教师没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教研项目当中来,从而导致了基层教研活动人员的整体专业化程度不高。
(三)教研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整体上来说,目前在基层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一些农村地区或者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教研活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设立的,没有产生实际效果。在开展基层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但是在实践当中发现,很多教研活动的开展都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互脱离的情况。与此同时,在教研活动当中,很多教师为了获得更高的评分,会结合评分标准、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导入设计和教学评价当中,而在平常教学当中教师并不会采取这种方式。
二、基层小学语文实际教研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一)在备课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1.备课误区:名不副实
在备课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要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选择。与此同时,还要对实际的教学内容做好深刻的了解与把握,掌握好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和讲解方法,同时要将这些情况在备课笔记上记录下来。但是在现实当中,很多基层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都是采取团体的方法来进行的,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备课的效率、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备课的过程中他们只是将参考资料当中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摘抄下来,并没有加入自身的理解。与此同时,虽然教师们是通过集体方式进行备课的,但是在备课的过程中他们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沟通。
2.改进措施:结合实际、提高针对性
在备课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生搬硬套参考资料的情况,教师要深入了解备课的要求,提高备课内容的针对性。与此同时,备课教师还需要拥有一套完善的备课体系,学校也要对教师的备课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面对备课工作,除了要了解各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掌握教授计划之外,还需要做好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与此同时,在被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尤其是面对教学难题的时候要及时沟通,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以此来提高备课效果。
(二)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1.授课误区:不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
在授课的过程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并不重视课文朗读、生字书写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他们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文章的背诵、文章内容讲解以及文章写作等方面,认为这些内容是考试的重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而实际上,只有掌握了基础性的知识学生才能高效完成课文的背诵,了解课文当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还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这些基础知识不需要讲解,只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实际上很多小学生的语文功底比较薄弱,教师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造成困难。
2.改进措施:基础与重点同时抓
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来说,只有帮助学生完成基础内容的掌握,才能深入到对重点内容的学习和难点内容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对语文知识接纳和理解的一般规律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能够听懂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跟得上教师的步伐,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同时学会对生字和生词的理解和书写,可以通过开展分角色朗读、阅读比赛等方式来引导学生重视对文章的阅读、培养阅读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当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深刻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在经过多次阅读之后,学生很容易完成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由浅入深、由表层到深层的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1.教学评价误区:普通老师缺少话语权
从课程评价过程当中,通常学校的领导以及一些骨干老师会占据主流,而一些较为年轻或者是资历比较浅的老师一般没有话语权。而这样的课程评价方式是病态的,骨干老师以及学校的领导仅仅占据了少数,而那些占据了多数的授课老师却时常被忽略。运用这种评价方式所评价出来的结果比较单一,并没征求大部分人员的建议,因此其评价的效果也差强人意。
2.改进措施:赋予普通教师充分的话语权
首先应当要给授课老师充分的话语权,让他们可以自由发表自身见解,由于授课老师对于整体教授经过全部自己亲身经历过,因此他们会拥有非常深刻的体会;第二,从评课过程中要实现重点突出,避免无关紧要问题的产生;第三,评课结束之后要拟定有关改进措施,从下阶段教授当中施行并检验,这样便会让教学改进以及成效反馈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循环体系,进而让教授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
结语
总的来说,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在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来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小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在开展语文教研活动的时候,需要找到基层小学语文教研当中的误区并及时的进行改正,不仅让老师们的自身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卢真金,胡晓敏. 浙江省2012—2015年教研课题立项情况述评——从内容分析法的角度[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06):103-109.
[2]吕绿杨,吕君兰. 县市级主题教研有效推进三部曲——以东阳市习作教学系列研讨活动开展为例[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4(09):6-8.
[3]毛海燕. 教研style: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浅谈基于“学情”的创意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设计[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2):29-3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