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深化,高中生物教材从教学实情出发进行改编创新,有利于教师对教材资源的深入研究及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以下将从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新旧两版教材中章节变化进行比较及解读。针对教师如何正确利用新教材中的栏目教学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变化;比较
引 言:
传统教育中,教师注重教材内容教学,容易忽略学生个人思维能力发展。新课标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在新版的高中生物学科教材上已经着重明确体现,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新版生物教材中在各栏目的设计上更全面渗透了新课改教学理念。"技能训练"、"思考题"等探究教学项目便于在综合性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引导教师和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1]。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重视开展好高中生物教材中各栏目的综合性教学,深入地挖掘教师在各栏目中所设置的教学关键性,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及思维能力使用各栏目,提高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一、新旧教材比较
(一)目录比较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遗传与进化》与旧版在目录设置上大致相同。新教材的内容增加了科技发展的模块,如表:
.png)
.png)
(二)插图比较
新旧版教材在文章插图变化甚微,新教材的插图图示更注重细节。图片的位置及内容进行了微调,如必修二旧教材里第四章的中心法则图例换到了第二节,而新教材换到了第一节,图示及图片内容发生改变。新教材中将“遗传密码的破译”删除,增加了“表观遗传”的内容。
(三)栏目设置
高中生物教材中栏目的设置给教师及学生指明章节学习方向,有利于教师把握教材内容走向,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栏目设置对比如表:
.png)
前四个栏目保留,说明的确有一定作用。其栏目的改变,如生物科学史话的增加是为了弥补之前的“遗传密码的破译”,将技能改为思维,说明新教材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用来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培养思维及运用能力。新教材在改编上增加了我国科技成果,与时代发展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了解国家科研实力,增长民族自信心。新教材的的主观题型更倾向于开放应用型,如新教材中的P78的一道题考察学生的实验探究设计能力,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以第四章为例课后习题对比如表:
.png)
二、优化策略
1.教师提前熟悉教材栏目,准备两份教学设计,一份只有正文知识,一份即含有正文内容又包括栏目内容,两份不同的教案进行同课异构教授,最好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总结反思,分析教材栏目的教学是否对学生掌握生物知识有作用。
2.教师在授课一周后,将教材正文内容与教材栏目组合出题,对学生进行检测;教师把教材栏目内容当做知识点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复习,再以组合出题形式考察学生,最终进行成绩分析[2]。教师将两次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该教学模式是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林新隆,吴金凤.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20(13):48-49.
[2]高莉娅. 高中生物教材“相关信息”栏目的透视、更新及运用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