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中小学田径课的吸引力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章四美
[导读] 田径运动是人们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进行身体锻炼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主要内容。
        田径运动是人们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进行身体锻炼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主要内容。田径运动项目由于自身的特点,往往显得枯燥、乏味 ,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目前有些学校任意削弱教学时数和内容,把田径教学变成可有可无的机动教材,这一现状必须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高度重视。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增强田径课的吸引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教学的趣味性。
        田径技术多为单一的周期性动作,练习起来较为枯燥。但是如果我们在从事田径项目教学时,能分析其锻炼身体的因素,并从中引申、提炼出一些锻炼身体的手段来作为田径运动教学的内容,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而且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能提高学生学习、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蹲踞式起跑教学时,分析出蹲踞式起跑具有发展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提高神经系统功能的因素,从而引申出大量听信号改变方向跑和身体呈各种姿势(站立姿势、下蹲姿势、坐地姿势、俯卧姿势等)听信号后迅速跑出等。又如在进行跳高项目教学时;分析出跳高具有发展灵敏、下肢弹跳力和身体向垂直方向升起的能力等因素,引伸出各种单足的双脚的向垂直方向升而起的跳跃或越过垂直障碍的跳跃等。少年儿童好奇心强,学习喜欢凭兴趣出发。体育教师要合理选择并学会创编田径游戏和趣味田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田径运动作为教学内容,不能完全按照《田径竞赛规则》去执行,必须加以选择与改造,一是降低技术难度;二是简化运动规则。我们可以将田径运动中适合中小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简易化和游戏化的改造,使其返璞归真,还其本来面目。如把手榴弹放在指定的地方,开辟简易保龄球道,用实心球做保龄球掷;对一些教枯燥的锻炼内容“寓练于趣”,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做下肢力量素质练习时,可以搞多人都能参加的“立定跳远接力”和单双脚跳前进的“划龙舟”,使中小学田径教学有别于单纯的田径运动技术教学。
二、突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由于少年儿童神经兴奋性高,转移快、易疲劳,不喜欢单调重复、“车轱辘”转似的练习形式,而喜欢丰富多彩、手段新颖的练习形式,所以中小学田径教学应突出多样性,重复次数不宜过多,一堂课的练习尽量安排2~3项内容,3~5个手段,如“单足跑”“二人三足跑”“三人五足跳”等,使学生感到田径教学丰富多彩,很有意思,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游戏对学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为此可借助游戏的形式,把一些教枯燥的锻炼内容“寓练于趣”,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做下肢力量素质练习时,可以搞多人都能参加的“立定跳远接力”和单双脚跳前进的“划龙舟”。中小学生多争胜好强,听说进行比赛就跃跃欲试,所以可以运用竞争机制,增强教学效果。如练习快速跑时,采用追逐跑、让距跑等比赛方式,练习弯道跑时,采用十字接力游戏的方式等,形式可以体强对体强、体弱对体弱、混合对混合等。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田径技术教学CAI课件。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要贯彻与每一堂课、每一个教材,就是对同一个教材,其教学手段也要经常更换,不断翻新,使学生有新鲜感。
三、学习技术动作宜粗不宜细。
        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认识事物不精细,掌握技术时好时坏。中小学田径教学应改变过去枯燥、冗长、过细的基本技术教学模式。教学中应该更多强调参与和体验,提倡“没有败者的体育”。教师对待他们不能急躁,不要为纠正技术而反复进行单一的技术练习。应该清楚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变化大的特点,学习技术动作宜粗略掌握,不必将雕细刻,以使中小学的田径教学有别于竞技训练。例如,很多学生在自然跑动时,两臂的摆动不规范,或左右摆动,或过分紧张。在跑的教学中应强调两臂前后摆动,肩、肘放松并与下肢动作协调配合,可将此部分练习作为摆臂技术的教学内容。前后摆臂方向和跑进方向基本一致,可以消除不必要的分力,加强下肢动作效果。而且,这种摆臂动作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学习都能掌握。
四、注意使用器械的非标准性与技术学习的非竞技性。
        大量的实践已证明,体育运动场地、体育器材设备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心里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受传统竞技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许多学校都是成人化的体育场地器材,忽视了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使许多中小学生望而生畏,并发展成由喜欢体育活动到畏惧体育活动,最后远离和放弃体育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师要给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年龄、体能、技能、心里特征的器材设备,对正规的竞技项目的器材大小与硬度、大小与重量等进行教学改造,或创造一些新的器材设备,并通过改变规则、动作要求与组合等,增加学生完成动作的可能性、参与运动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中小学田径教学不宜使用标准器材,可使用小沙包、小石片、小皮球和垒球进行投掷,跳高横杆用橡皮筋代替,推铅球使用3千克球等,以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可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学习技术不能以田径竞技技术的尺度、标准要求中小学上,而应考虑其锻炼和健身价值,突出学生的参与和自娱性。例如,蹲踞式起跑不一定使用起跑器、跳远起跳板的宽度不一定限于20cm等,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宽要求。                                                                                                                                                                                                                                                                           
五、正面评价,鼓励学生进步发展。
        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是一条橇动学生发展的无形杠杆。正确的学习评价可以培养人才、造就人才,错误的学习评价则可能扼杀人才、埋没人才。传统的统一考试方法是强制性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它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尤为残酷。所以,必须创造一种不带强迫性的评价方式,是每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新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淡化体育分数和名次的竞争,强化科学育人、全面育人的意识,为每一个学生的自主体育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田径运动学习成绩的考核可采用:1、奖励性评价,奖励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要有积极的表现和进步,教师就即时给予奖励,而不论其在班上同学中所处的能力水平如何。在学期整洁时,教师把统考分与奖励分按照一定的权重合成,给出学生终结性评价。2、目标评价,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学习成绩的考核,应当是全面的、综合性的,要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
        从当今体育的发展趋势来看,体育教师任重道远。学校在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大体育资金的同时,体育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多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加强对学法和导法的研究,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体现田径教学的多元教育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