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在现代社会来说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思想价值观,认知客观世界。小学是学生的启蒙时期,语文更是一把开启启蒙大门的钥匙,小学低年级语文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了今后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成效。但是据目前的了解和调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很乐观,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了以下探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更多的关注,因为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今后学生写作和表达奠定基础,教师和家长需要不断鼓励和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由于学生比较年幼,所以要求教师为学生阅读提供一个轻松的环境,家长为学生买一些有优美词句且简单易懂的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介绍,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不断提高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优化教学方法,来达到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目的。
一、培养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才刚刚接触阅读,这一时期他们的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更便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养成优良的阅读习惯。阅读要靠长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需要坚持不懈,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他们的特点,从小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促进大脑的发育。
(二)对识字、写作教学有重要意义
首先,低年级学生的读物大多数都是带有拼音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很多的生字生词,如果同一个字词在读物中多次出现能够加深学生对它的印象,从而逐步提高识字量。其次,现在的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与人交流时都会出现语言组织逻辑混乱的情况,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所以,经常阅读能够积累大量的词汇并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变得生动形象,逻辑清晰。
(三)有利于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思想境界
阅读是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了周围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能力,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他们的思想价值观都是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的。所以,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要在了解他们特点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思想,提高思想境界。
二、培养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
(一)利用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差,不会控制自己集中注意力,只能靠教师们运用一些辅助教学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最常用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就是通过提问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回归课堂,阅读课本,提高自己的阅读兴趣。
我在教学《找春天》《彩色的梦》这些课文时,我就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问题:(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2)怎样找到春天呢?要从哪里找春天呀?(3)为什么梦是彩色的呢?你的梦是怎样的、是什么颜色?如此,用让学生产生质疑的方式展开教学,足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期待阅读,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事物充满好奇心,想要一直坚持做一件事对他们来说很困难,这就非常需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来达成目的。首先,在一个好的阅读氛围中,可以建立和谐的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更新教育理念,用和蔼可亲的态度教学,尊重其个性化的发展,加强沟通互动。其次教师要认清每一个人的状况,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制定培养方案和要求,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产生一个正面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雷雨》一课时,可以为学生创造下雨打雷的真实场景,将儿歌《夏天的雷雨》引入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雷雨天气是什么样的,从而有兴趣地进入课文学习。
(三)指导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贯穿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的自制力差,想要靠自己养成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督促其完成阅读计划,了解阅读情况。首先,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其制定阅读计划,规定一周或者每天阅读多少读物,阅读哪些读物,阅读到什么程度,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佳句等。其次,教师要对学生不正确的阅读习惯进行纠正和指导,这一过程中要注重用平和的语气进行指导,不要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四)促进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虽然现在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但是教师毕竟是成年人,看问题的视角与小学生不一样,需要同龄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语文教师应该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与他们进行交流,也可以组建阅读兴趣小组,在课堂中分享阅读心得、阅读技巧,推荐读物,这样一来他们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表达能力,二来能够督促他们坚持阅读、深入阅读,收获一定的阅读积累。交流的内容也不限书籍,可以是报纸、杂志、期刊,只要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读物就可以。
(五)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的多种多样,对学生也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可以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可以分享阅读经验或者阅读心得,又或者将自己的书与他人进行交换,还能节省买书的钱。教师也可以推荐一些绘本,一点一点的引导他们阅读更有意义的读物。再比如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低年级的学生还是非常依赖家长的,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陪学生阅读,树立了好的榜样,同时也能加深亲子之间的关系。或者可以让家长看完读物再给孩子讲,讲完再让孩子自己看。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让低年级学生保持了阅读兴趣,逐步养成了自主阅读的的能力。
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既要靠长时间习惯的养成,还要靠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督促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因此,低年级的阅读能力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玉良.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8):38-39.
[2]王金凤.基于在线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邹菲菲.论利用课本剧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D].湖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