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应该是现代教育中需要的基石,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应该传授课业知识,更应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养。本文将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分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教学、核心素养、学生素质、教育模式
一、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1.语言能力
核心素养的一个核心能力就是语言的表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使用合理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语能力,引导学生准确地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要有“育人”的意识,充分挖掘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特别注重价值观导向,把教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作为己任。
3.审美情趣
审美是指批判,欣赏和感知事物的能力。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真理,善良与人性美的范文,可以利用这些范文帮助学生了解真善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文化素养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和魂,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使之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二、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1.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发展
加强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教师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且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满足这些要求,从而达到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总之,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训不仅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而且是语文教学模式的一项创新。
2.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
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也是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提倡在初中语文的教育中增强学生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加强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可以满足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分析
1.语文教学方式单一
初中语文的核心素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学方法单一。一些老师的教学模式还局限于填鸭式,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这种无视学生主观能动的“包讲”,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
2.学生参与度较低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通常根据老师安排的教学任务进行学习。学生过于被动,课堂参与度不高,他们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有少数教师唯分数论,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长此以往,不仅不能激发初中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
3.教学内容不丰富
在实际教学中,仍有教师受“唯分数论”思想牵制,教学中只讲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强化高频考点,少做甚至不做拓展。这样的教学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终将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
1.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想要加强对学生核心语文素养的培养,必须首先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要求初中生学习如何通过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并确保听众能够理解他们表达的内容。这是学生应具备的语言能力。例如:可以组织一下课外口语训练活动,如辩论赛就可以提高表达意见的能力和反驳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学思维。或者加强课堂写作训练,提升初中生对于书面表达的准确性,使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单词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2.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
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表达,都对逻辑和思维有一定要求。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应考虑如何准确表达思想,还应考虑如何使听众准确地理解他们所表达的内容。这种思考过程就是构建学生语言的过程。可以说,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例如:构建一个良好的开放式学习场景,让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行推理判断,勇于提问,互相交流,归纳总结,培养学生们归纳思维、逻辑推理思维、质疑思维等核心素养。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水平需要提高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审美水平。所以,教师在教课文时,可以指导学生从写作技巧,行文结构,修辞手法以及文章的情感表达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乡愁》时,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本文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自我创作,如:拟人,类比,双关和设问等,并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对文章情感的影响,增强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做好文化传承教育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已久,在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好文化传承教育,提高学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励学生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文言文和古诗词都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必备载体。教师应注意古文的教学应用。例如,在《岳阳楼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欣赏文中对于描写风景的优美词汇,然后体会文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爱国爱民的浪漫情怀,再到感受作者将记叙文、抒情散文、议论文、游记融合成为一体的独特写作手法。让学生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结语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健康成长。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不断提升核心素养将是每一个语文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金国辉. 基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 华夏教师, 2018, 000(014):32-33.
[2] 陈少平.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写作教学思考[J]. 语文课内外, 2018, 000(023):223.
[3] 张新花.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思考[J]. 读写算, 2018(35).
[4] 万宝华.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10):243.
[5] 余滟.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课外语文, 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