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1世纪开始,我们的生活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以新理念引领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与学的重要工具,各种教育云平台应运而生,作为重要的教育辅助手段,应该合理地运用到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本文就投影技术、录音技术、视频技术等为例阐述如何恰当地运用,从而能够让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助力。
一、以投影技术为支撑,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
现在的多媒体技术,集有图、像、音、文、动、静等为一体综合功能,为课程教学活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技术支持。其中投影技术体现了直观性原则,非常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非常有利于实现“抽象变形象”“深奥变具体”“复杂变简单”和“枯燥变有趣”的课程教学目标。我认为投影技术主要适用在两个方面:一是试卷讲评时。如果老师在讲评试卷或者一些题目时,不使用投影仪,光靠老师讲,有的学生一开小差,再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不知所云了。但是利用上投影技术的话,学生能根据投影的试题内容知道老师讲的是那道题目,这样讲评练习或试题的效果会更好。二是用来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比如写字课时把写得好的学生的写字作品投影出来,这样至少能够激发一些学生能够把字写得更漂亮。还有平时写话写得好的学生的作品也可以展示出来给学生欣赏,既是对写得好的学生的肯定,也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
二、以朗读录音技术为支撑,提升学生朗诵水平
朗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但是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在朗读指导方面不懂如何下手,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将朗读教学的效率和档次提高一个层次。
首先老师可以在泛读的环节入手,有老师觉得自己的朗读水平不是很高,那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中音频技术的帮忙,现行的语文教材都配有范读录音光盘,而且网上也有很多课文音频的资源,老师可以充分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因为这些朗读音频声音清晰、普通话标准,而且富有节奏感,通过音频的范读,可以让课本中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给学生提供了标准的示范样板,让学生跟着这样的音频不断进行朗读的学习,朗读水平就会不断地提升。
当然,对于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课文来说,运用这种录音技术的方法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在教学优美的文章时,可以借助动画和配乐进行辅助。在教学《荷叶圆圆》时,师生配合朗读,配以音乐,配上动画,让学生通过这样形式的朗读更加感受到文章中描述的小动物的可爱之感,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欲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而诗歌类的内容教学,主要提倡的学习方式是“以读促感、以读促悟”,所以要重在学习语言文字的音律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借助朗诵录音技术,给学生提供正确朗诵诗歌的音频范本,让学生利用这样形式对诗歌内容进行反复诵读,让学生从诗歌的节奏和抑扬顿挫中感悟它的诗歌中的音律节奏美,通过不断地诵读感受诗歌蕴含的人物情景之美,再去体会它的思想情感美。
三、以视频技术为支撑,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与其它信息技术教辅手段相比,视频技术脱颖而出,占据主要的地位,原因是它拥有音像和谐、储备海量、动静自如和操作便捷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不仅满足老师们的教学实际需要,而且能够提供可观可感的“视听盛宴”,为促进学生情感审美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首先,运用视频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为例:许多学生对太空不是很了解,可以在导入环节,借助视频技术让他们观看关于太空上面的景象,介绍中国在太空事业方面的发展的历程,学生看完后产生满满的自豪感,也激发出他们阅读学习的强烈期待。再以《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为例:以视频技术给学生介绍了如何能够在夜晚快速的找到北斗七星的方法,这样比单纯的靠老师直接讲授给学生的效果更好,学生能更快速和生动有趣的学习到这一知识。
其次,视频技术有利于提高审美认识。以一下《四季》教学为例。通过视频技术让学生们欣赏了一段从春天到冬天的景色不断变化的美景,让学生们赞叹不已,并由此感受到了四季的景象,让学生更加了解和喜爱四季。
总之,视频技术是促进语文课程教学的一种优质平台和重要力量,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且善加运用视频技术。
四、以思维导图技术为支撑,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学习方式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训练学生的思维,在信息技术领域思维导图技术也应运而生,它可以帮助老师将上课的重点、难点罗列清晰、逻辑架构轻松梳理,帮助学生加强理解教学知识点。使用思维导图工具非常利于启发式讲授,让学生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时,还可以插入图片、视频,将几种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从而能提升学生课堂融入度,提高学习积极性,实现课堂互动高效性。特别在进行重点知识总结和语文写作教学的环节,结合思维导图形式,学生特别的感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快速建立思维拓展的脉络,理清思路,更容易把知识记牢。
五、以平板电脑技术为支撑,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在传统方式的教学下,学生的一路学习历程中,对各科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清楚,没有掌握的知识放过了,造成不会的东西越来越多,常时间积累后学生心中不清楚,老师不清楚,家长更是不清楚。因而,学生就不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老师也很难有针对性的教,家长请家教辅导就更是盲目。通过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结合,可以对学生的各年级各科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直进行跟踪记录,能很好的解决困惑学生老师家长已久的问题。先进的平板教学,可以记录学生全部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找到不足,辅导学生攻克难点,还能为老师提供教学方向。同时也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还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目前我们学校开展了三年级学生自带平板教学的活动,学生通过Pad做作业,系统能够准确记录学生每次作业情况,并对其统计分析。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能够通过系统及时掌握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作业可以原笔迹输入不改变学生原来的作业习惯。一般课堂教学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堂练习、课后巩固等几个部分。那使用平板进行教学,上新课之前老师可以把预习问题发到学生Pad上,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中,可以把老师准备的教学素材展示给学生或发到学生Pad上。课堂练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发一些练习题到学生Pad上,通过学生练习情况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并根据情况调整教学方法。课后再发布一定的重难点知识题目给学生进行训练,确保教学质量。
任何东西都是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时对信息技术要学会合理利用,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完全依赖它,要把自己变成信息技术的操作者,让学生成为一个信息技术的旁观者和看客。
把信息技术用得好,就可以为我们的课堂增光添彩,而用得不好就只能画蛇添足。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在技术的使用上因需而用,不要只是为了用而用,让技术在关键的时候大显身手,但我们的课堂还是需要保留应有的语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