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跨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孟凡强
[导读] 小学语文跨学科教育模式的提出,吸引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纷纷聚目。
        【摘要】小学语文跨学科教育模式的提出,吸引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纷纷聚目。众所周知,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采用跨学科教育方式能有效提高“教与学”之间的趣味,在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跨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跨学科思维;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跨学科教育,顾名思义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联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科进行语文教学。跨学科教育是适应与当今多元化教育模式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尽管“跨学科教育”提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在我国跨学科教学仍然处在一个摸索阶段。在面对跨学科教育时,很多教师没有找到系统教学的方法或者在谈起跨学科教育时仍旧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教师对跨学科教育模式的陌生,直接影响到跨学科教育模式的实行。
1.跨学科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针对课文知识的灌输,很少注意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语文知识与其他知识相结合,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是片面的、孤立的,加大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的难度,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思维障碍,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思维单一化、固定化,不利于学生发展。而采用跨学科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时,扩大了搜集语文知识学习资源的来源,将各科知识更加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以不同角度进行思考问题,使学生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1]。
2.小学语文跨学科教育应该注意的几点
2.1把握好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
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应该是以语文为中心的,选择其他学科进行融入,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在教学性质上,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都具备一定的融合性[2],都可以用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各个学科之间的侧重点不同,就导致各学科之间的分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跨学科教育时要着重把握好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各个学科在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2要使教学更具有趣味性
    要知道跨学科教育的意义,在教育学生学习多种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使学习画面更具新颖感,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加入到跨学科综合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在活动内容中多加入儿童喜爱的元素。
2.3注意师生之间的定位
新时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小学语文跨学科教育应该始终遵循这一教学理念,使学生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最大程度的四方学生的潜在能力。教师作为幕后指导者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引导加深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剖析和探究,使得学生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让语文教学焕发出强烈的生命活力。


3.小学语文阅读跨学科教育的策略
3.1开展多样化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整合多样化的教学元素,创设课题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3]。教师可以采取唱歌、表演等形式对语文课文进行引入学习,加强学生自身参与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科知识时,教师可以恰当的选择对其它学科知识的讲解、引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导方向下,学生很容易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可以对荷叶、雨滴、星月、小鱼等具体形象展开分析和课题引导。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片大大的荷叶,把学生对课文的注意转换到视觉方面,然后让多个学生扮演一个不同的角色:有的可以扮演星月;有的假装自己是小鱼;有的学生以荷叶身份想象自己正处在池塘里。然后教师要求每一位学生以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说一句话。这样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中,也很容易突破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而且在这样演练之后,学生对课文有着很深的感受和印象。
3.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实行跨学科教育方式时,要注意合理选取教学材料,注意教材知识与课外之间的连接。跨学科教育是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要教师编写一门新的学科,所以教师应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拓展、引申。所引申的内容也要是同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的知识,避免知识的断层,使学生不知所云。比如在学习《一粒种子》时,就可以在课文讲解的时候导入《小雨沙沙》的音乐,《小雨沙沙》是学生所学习过的课文,在新课程中导入旧教材,不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加大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增强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3.3丰富课外作业的形式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很好的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传统教学中对学生课外布置的课外作业,更多的是对习题的练习和课后生字的抄写,这种具有单一、重复性的教育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学生,使学生的课外时间跟课堂上课一样,按照某种规定的模式进行下去,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加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厌倦感。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要融会贯通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也要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有效利用教学手段和学习资源,让语文课外作业有多种完成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具备挑战性和新颖感,更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热爱创作的爱好。
4.结语
    小学语文跨学科综合性教学活动,能够给小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在适应了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同时,也为学生引领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跨学科思维能力培养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9(15):40-42.
[2]徐娜. 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8.
[3]张志伟,蒋燕平.小学语文跨学科综合教学设计庶谈[J].浙江教育科学,2005(05):29-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