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但是,小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数学成绩较差的现象,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尤为明显。小学数学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关系到未来初中甚至高中是否能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节奏,高年级数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积极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注重发挥个体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人都能从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的数学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人在小时候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有鉴于此,我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出发来探讨当前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落实,小学数学教师在积极推动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难免存在以下问题:(1)问题情境创设不够生动,很多教师在问题创设过程中不能够联系实际学情,只是一味地为了创设而创设,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这大大降低了高年级数学课堂学习的趣味和效率;(2)课堂探究重视度不够,受限于数学教学时间和内容,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留出一小部分时间供班级学生课堂探究,时间短导致无法深入理解内容;(3)轻视小组合作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注重发挥小组作用,使得学生间无法交流观点,忽视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也不符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和精神;(4)忽视总结归纳,在课堂讲解完成后,教师不重视课堂总结归纳导致班级学生无法再深入理解课堂知识,不能把新旧知识进行有机联系,降低了课堂学习质量。
面对着上述困难,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活动。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
目前,小学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来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使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开始阶段,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课堂讲解来思考所提出的问题,提升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倍数与因数”这一知识点时,我问道:“同学们,大家都有爸爸妈妈,那么你和爸爸是什么关系呢?”男同学回答是父子关系、女同学回答是父女关系。我又问道:“你和老师是什么关系呢?”大家纷纷回答是师生关系。我说道:“是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存在的。实际上,在数学世界里也有一些存在相互依存关系的数,这种数就称为倍数和因数。”在本节课开始阶段,我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与数学有着紧密联系,借由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引入来初步感知相互关系,再类比到数学学科得到倍数与因数,从而激发班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注重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综合能力。实际上,探究性的数学课堂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设计与本节课有关的探究性问题,发展学生探究性思维,使探究性教学变出课堂教学的常态。面对着有些同学爱偷懒的现状,数学教师要积极督促学生展开课堂探究,培养他们养成勤快的探究习惯,在课堂中对知识展开积极探究,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讲解“数学与交通—相遇”这一知识点时,我为学生创设“送材料”的问题情境,通过简单路线图来呈现出速度、路程等信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来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布置了三道试题来供他们进行探究,学生在这三道问题中要获取试题中的关键信息,找到关键点来列出数学式进行求解。在试题求解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课堂探究,独立分析试题中所隐藏的数量关系,尝试运用数学方程来解决问题,提升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活动完成后,我再组织班级学习进行讨论和交流,重点是要让班级学生讲出如何来找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根据相等关系来列方程、求解得到正确答案。借助于课堂探究活动,班级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能够初步独立分析得到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根据信息来列出方程,有效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
3.设置合作环节
小组合作是当前数学新课改教学的重要方向,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合作意识,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生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对学生有个初步了解,了解到他们的基本情况,帮助每个人都树立积极合作的意识,发展彼此间的良好关系。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好各个小组的任务,使每个人都能在其中发挥应有作用,重点关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给予他们进行适当鼓励,使其积极参与其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在讲解“比的化简”这一知识点时,我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后为他们引入“最简整数比”的概念,使其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紧接着,我要求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举出一些最简单的整数比例子,思考如何把比化为最简单整数比,同时为他们出示了以下几道试题:(1)12:8;(2)0.7:0.8;(3)2/5:1/4。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探讨能不能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来进行化简。在化简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来进行求解和化简,化简完成后来共同交流和讨论化简的方法,教师在教室中来回巡视,重点关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注重细节的指导,看小组中是否能够找到更加有效的化简方法。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充分给予班级学生足够的空间,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4.注重归纳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无法采取正确方式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枯燥,班级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课堂总结归纳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帮助,能够促进他们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建立自身数学知识体系,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高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思维能力,课堂总结帮助他们对大概内容进行概括,检查学习过程中漏掉的知识点,及时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弥补,内化数学教材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讲解完“比的认识”后,我设计了一节复习课来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课堂知识,使他们了解到比的意义,在学习中把已学知识进行梳理、分类和整合,体会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开始阶段,学生在情境问题中思考和回忆本单元都学习到了哪些知识点,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和记录,看哪一组总结得更加全面。在总结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把各个知识点做成小卡片贴在黑板上,再邀请小组代表来讲台上进行整理,梳理出本节课各个知识点的含义,说出方法。在集体整理后,我请学生思考看有没有遗漏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哪个知识点学得最好,哪个最不好,学习中还存在怎样的疑惑。我根据班级学生回答来发现他们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帮助他们建立起自身数学知识体系,达到巩固复习、强化提升的教学目标。
总之,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要注重发挥班级学生的主动性,从情境问题创设、课堂探究、小组合作和总结归纳四个环节来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丁琴.新课改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J].高考,2017(12).
[2]肖丽.浅析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变化[J].新课程(小学),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