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以儿童的方式遇见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邓朝霞
[导读] 文章通过对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并站在儿童的角度提出可行有效的经典诵读实施策略,有助于奠定儿童的传统文学底蕴。
        摘要:随着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的普及,国学经典诵读越来越受到教学者的高度重视,而幼儿时期作为儿童启蒙的关键时期,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带领儿童每日进行经典诵读,熏陶儿童在文学方面的高尚情操,确保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了解,为日后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打下坚实基础。文章通过对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并站在儿童的角度提出可行有效的经典诵读实施策略,有助于奠定儿童的传统文学底蕴。
关键词: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儿童方式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早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优秀的文学思想,而幼儿园通过定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既能丰富儿童的文学内涵及艺术素养,又能帮助儿童深刻体会民族文化精神,自幼儿时期就形成健全型人格。因此,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自身学识水平有限,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儿童的立场和角度选择恰当的诵读方法,进一步加深儿童对经典国学文化的良好认知。
1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国学经典文化则是我国软文化综合实力的核心基本。例如,《三字经》《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等都作为我国文学经典,不但涵盖中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历史文明,而且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逐步发展,早已形成符合当代儿童学习水平的流程体系,做到真正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潜移默化地提高儿童文学素养,全方面提升儿童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国学经典具有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鲜明特点,通过大声诵读国学经典还有助于儿童内心情感的表达,感受其中层层递进的情感变化,体会国学文化蕴含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还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文学语感,比如《弟子规》,就具有文字简洁、铿锵有力、停顿得当等多种性质,在减轻记忆负担的基础上保障儿童完成从音到义的过渡转化水平,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的应用策略
2.1 烘托经典诵读氛围,引起儿童诵读兴趣
        在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不但能使儿童身临其境,加深儿童感受国学经典文化的印象,还能激发儿童的自主诵读兴趣,有针对性地提高儿童诵读能力。因此,幼儿园应注重儿童诵读环境的打造,在符合儿童年龄层段的基础上建造充满童真的书香园厅,比如,在走廊、楼梯、大厅张贴国学经典卡通人物形象的海报,通过色彩鲜明、内容丰富的图片直观感受诵读氛围,以刺激感官的方式置身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开展国学经典的主题活动,编排相关国学故事的情景小剧场,让儿童积极参与小剧场的演出,按照具体故事情节相互配合,并大声诵读相关人物台词切实感受其氛围,从而达到激发儿童诵读兴趣的效果。


2.2渗透经典诵读教育,培养儿童诵读能力
        儿童国学经典诵读并非一日之功,这需要日复一日的长期坚持,幼儿园应注重诵读过程的长远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全面渗透国学教育,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将国学教育刻入儿童的心中,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诵读行为习惯,锻炼儿童在文学方面的语感能力。例如,幼儿园可以采用在特定时间播放广播的方式,使儿童通过反复听国学经典的诗词来产生固定记忆,这种方式不但深入人心,又能以标准的诵读方式展示正确的诵读方法,保障儿童诵读能力的高质量。其次,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诵读视频也能帮助儿童提高诵读能力,教师可以搜寻古代儿童与夫子共同诵读的视频画面,以身作则带动儿童模仿视频中的诵读方式和诵读语气,掌握正确的国学经典诵读方式。最后,儿童在午睡前,教师可通过播放温和静谧的古筝曲帮助其快速入眠,亦或者选择言辞平稳、语调平缓的经典诗词伴着儿童入睡,做到全方位渗透到儿童的日常生活中。
2.3 增添经典诵读形式,拓展儿童诵读方法
        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在满足儿童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诵读方式,有针对性地为每位儿童合理安排诵读方法,整体性提高儿童经典诵读的水平,扩展多元化诵读方法。教师可着重于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不局限于某种特定诵读形式,而是采用听诵读、集体诵读、接龙诵读等多种方式的交替使用,丰富的诵读方式能有效避免儿童对国学经典起抵触心理,带动儿童学习经典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将国学诗词编为朗朗上口的儿歌进行传唱,增添诵读过程的趣味性。第二方面,儿童经典诵读的培养不单单是教师的责任,家长也有责任和义务陪伴儿童进行学习,亲子互动诵读能更好地诠释传统文化中和谐亲子关系的内涵,以和谐共处的家庭氛围带动儿童诵读的积极性。
结语
        显而易见,经典国学与每位学子的文学基础和道德品质息息相关,是我国文化传承整体质量的重要体现,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大限度上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尽可能地陶冶儿童道德情操。同时,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也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这需要教师采用科学有效的诵读方法,掌握经典国学诵读要点,带领儿童在生动有趣的诵读氛围中感受国学语言的魅力之处,从而推动我国国学幼儿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艳华.浅论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育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0(03)
[2] 刘永艳.经典诵读在幼儿园的开展与实施策略[J]. 儿童与健康. 2019(09)
[3] 田玉.经典诵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施策略[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09)
[4] 薛亚萍.浅谈幼儿经典诵读兴趣的培养[J].  新课程(上). 2017(04)
作者简介:邓朝霞  出生年月:1973年5月30日,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四川省射洪市   学历:学前教育本科 职称: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国学诵读  邮编617026
单位:攀枝花市东区供销社幼儿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