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史料实证下的高中历史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张成明
[导读] 为保证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落实效率更高,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对史料实证下的高中历史问题情境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摘要:为保证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落实效率更高,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对史料实证下的高中历史问题情境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并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分别为借助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史料收集能力、配合问题情境让学生拥有辨析史料价值的能力以及结合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对历史认识进行重构等。
关键词:史料实证;高中历史问题;情境教学
引言
        为保证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拥有更多历史学科素养夯实机会,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史料实证分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配合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及内容,让学生在明确学习重点与难点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收集与整理。保证学生能够在题目解析过程中配合史料对历史事件进行更为客观与科学的分析。
1借助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史料收集能力
        在历史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史料收集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项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如果学生能够拥有较强的史料收集能力,就可以在历史问题的解析过程中拥有更强的整合分析素养,能够在题目解答中思维更为灵活,并对题目进行更为全面的解析。教师在历史授课过程中,要注意通过适宜的方法对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培养。并配合相关问题请尽的创设,保证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注意对史料进行收集,夯实自己的学科素养,能够在题目解析过程中,将对应的知识点进行调动。教师在准备过程中要对以下两点进行重视:首先,根据教学内容配合适宜的辅助史料,让学生的积累更为丰富、全面。其次,对教学体系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科学定位,保证资料能够得到细致详细的分析,让学生将其中较为重要的理论知识进行储备,同时将这些理论知识中的史料部分筛选出来。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要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框架体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即使在头脑的理论知识储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史料。
        例如,史记是我国著名的历史著作,收录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故事,相关史料的内容来源在很多古代文献中都有记录,例如《武帝本纪》、《儒林列传》、《项羽本纪》等,在这些文献中,司马迁的史记材料来源,一些是司马迁在游历过程中进行的事件记录,还有一些是参考其他他历史文献所做出的总结。为了让学生可以对这些史料产生更为深刻的记忆,并通过史料了解我国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教师就可以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分析,以达到记忆的目的。
2配合问题情境,让学生拥有辨析史料价值的能力
        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相比,对知识点的探求更为深入、历史覆盖面更广。因此,高中历史的课程中会涉及很多类型的史料,每种类型的史料在研究价值上,都不分上下。如果学生能够对这些史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并进行深入分析。不仅能够对历史产生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还能揭开很多历史真相,让自己在题目的作答过程中视角更为丰富、思路更为清晰。尤其是在一些辨析题目中,能够让这些史料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支撑,加强自己的观点说服力。

所以,历史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必须构建相关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史料价值进行科学辨析,同时依据实际情况以及自身需求进行充分收集,保证学生能够在历史叙述过程中对史料的价值进行充分认识。
        例如,历史研究中的名人回忆录。不仅是非常珍贵的研究材料,也能够在这些回忆录中挖掘到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一些史料,并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历史事件进行全面认识,虽然部分内容的真实性有待考究。但是,无风不起浪,如果没有在历史上真实的发生过,那么事件的走向以及最终结果就不会被烙上时代的印记。因此,学生在对回忆录进行史料分析与收录时,必须结合作者的生活时代背景,保证其中有价史料能够被及时有效的辨析出来。
3结合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对历史认识进行重构
        结合史料对高中的历史知识与框架进行有效梳理,是教师历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教师必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落实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在史料价值挖掘与以及收集过程中拥有更强的主动性。同时,能够将其中的内容进行理性剖析,从多个角度对历史事件的影响以及意义进行总结,保证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更为全面、客观,同时,教师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重视:首先,要保证讲解与辨析史料的方法更加科学,同时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要指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认真阅读,并对史料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尤其要对史料的出处与时间进行明确,在题目解答过程中,问题可能会对史料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提问,所以教师要保证学生能够在题目解析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与蛛丝马迹,能够及时通过一个历史片段分析出此历史片段来源于哪个年代以及哪个历史事件,找到史料与历史知识之间的切合点并保证史料能够得到时间以空间维度上的科学分析。
        史料分析是一种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落实过程中,必须注重教授学生这种史料价值以及意义的挖掘分析能力。保证历史事件以及人物观点能够被及时、全面的总结。其次,教师还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充分分析,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历史史料辨析的机会,保证课堂气氛得到有效活跃。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史料分析能力与水平,尤其是不同史料的真实性以及价值在实际分析过程中都有相应规律与要点,教师要注意把这些分析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透过史料对历史知识以及事件进行深刻认识。
结语
        历史学习能够让学生养成严谨的问题思考习惯,这也是历史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赋予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配合丰富的史料,让学生的问题解析与总结能力得到提升,可以通过构建历史问题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对史料实证方法自如操纵。
参考文献
[1] 黎军.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J].  名师在线. 2019(27)
[2] 霍彦直.论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33)
[3] 陈飞.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8(14)
[4] 黄晓燕.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探讨[J]. 文理导航(上旬). 20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