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学生要做好复习任务才可以掌握更多的区域地理知识,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如何做到有效率、有质量的复习成为了学生学习重点。作为帮助人们理解事物内在关系的图文工具,思维导图在各个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足以说明思维导图的实用性,据此,我们可以从制作思维导图的角度找到一个有效的复习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已经习得的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区域地理复习;核心素养提升
高中时期的区域地理知识大多都不是孤立的,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高中所能接触到的理论知识之间往往具有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使高中知识呈现出一种完整的体系状态。地理作为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其知识点之间同样具有强烈的联系性。学生想要有效的学习并掌握区域地理知识,就必须掌握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首次学习中所习得的知识通常表现为零碎化、片面化的状态,一般只有经过复习阶段才能掌握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1 思维导图的简单概述
1.1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图形和线条等方式在纸上表现出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以便于人们更加充分、全面理解该事物的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一般具有制作简单、辅助性强等特点,它利用图像和文字反映事物之间的相关层级以及隶属关系,能够在纸上直接体现出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帮助人们掌握该逻辑关系。思维导图能够充分利用大脑的记忆机制,利用人们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的规律帮助人们平衡发展科学和逻辑两大素养。
2 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发挥的作用
地球拥有各种各样的地理环境,沙漠、雨林、雪原、草原等等,它们种类繁杂且各有各的特点,也正是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导致了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多为碎片化的状态。因此,复习成为了学生在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时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复习中掌握区域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关键问题。
3 如何在区域地理复习中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对于很多家长以及学校来说,素质教育并不十分重要,更多的精力则放在学生的成绩上,他们担心的往往是学生的成绩够不够好,能不能再提高一点,认为只要学生成绩好了,一切都是好的。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很多家长及老师一昧地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倘若一个学生的成绩名列前茅,但素质低下,并不能说是十分优秀,也会影响以后的发展。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老师对于课堂上的教学结构要有一个良好的规划,这方面也正是老师需要着重做出改变的一点。
要改变教学的重点,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育。
4 思维导图在高中区域地理复习中的应用措施
4.1 思维导图在制定复习计划方面的应用
通过前文的论述,笔者已充分说明了思维导图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样,思维导图在老师制定教学计划方面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前可以先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并制作相应的思维导图,然后根据思维导图制定教学计划,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课本内容,掌握高中区域地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4.2 思维导图在复习资料中的应用
复习对于区域地理这一学科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能否在复习阶段将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几乎决定了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处于复习阶段的学生而言,一份出色的复习资料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区域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推动学生的复习进度,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因此,在制作复习资料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规划复习内容,充分展现区域地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快速、正确的建立区域地理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4.3 思维导图在学生自主复习中的应用
学生自主复习主要是通过钻研课本内容以及做题等方式进行,尽管这些方式对考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不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区域地理知识体系。但是如果加入思维导图,则将会对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产生有利作用。
例如,课本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区域地理知识,通常会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描述举例,这有利于时间充足的学生更加准确的掌握区域地理知识,但是复习中的学生显然不具有时间充足这一特点,因此,学生在通过课本复习时不利于其建立完整的区域地理知识体系。但是,如果学生在研读课本时将课本的知识内容表现在思维导图中,这样便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特点使区域地理知识相互联系。
5 结束语
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建立区域地理知识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完成学校的教学目标,还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基于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下设计地理课堂教学任务是重要的,通过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房晓飞.借助思维导图走出区域区域地理学习困境[J].区域地理教学,2014(3):41-42,58.
[2]刘志远.浅谈区域区域地理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5(3):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