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禁锢在一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了极大的抑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更多的音乐教师更加注重加强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再结合教学实际完成教学任务。课后作业的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也要考虑策略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主动完成音乐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后作业 策略研究
音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作为音乐教师就应该让我们的课堂以快乐和谐的方式进行教学,应以学生学习时愉悦感的实现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让孩子们享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注重小学音乐教学课后实践,是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抓好小学音乐课后作业实践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个体的音乐素养和美育教育的有效实施。音乐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其音乐课后作业实践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其它所谓的主科。然而,重视小学音乐课后作业实践这项工作并非单单只是音乐教师就可以完成,它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体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提高认识,营造重视小学音乐教学课后实践的良好氛围
1.提高教研室的认识,为小学音乐课后作业实践的有效实施制订指导性的意见。各级教研室,要提高认识,根据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对不同学段音乐教学制订指导性的课后作业实践意见,给小学音乐教师提供指导和借鉴。
2.提高学校领导的认识,为小学音乐课后作业实践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要确保小学音乐教学能顺利实施教学实践,必须要提高学校领导的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音乐学科课后作业实践的重要性。只有他们提高了认识,小学音乐教学课后作业实践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3.提高广大音乐教师和家长的认识,形成小学音乐课后实践有效实施的合力。广大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过好“课后作业实践认识关”,不断提高自身在课后作业实践上的素养,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引领学生开展课后作业实践。此外,广大学生家长也应改变以往不够重视音乐课后作业实践的观念,在提高认识的同时,切实配合学校监督孩子的课后作业实践,营造好重视小学音乐教学课后作业实践的家庭氛围,从而使孩子的音乐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情操得到陶冶。
二、策略分析,稳步推进小学音乐教学课后作业实践的有效实施
1.设置生活性主题,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生活感悟能力
??课后作业教学活动要以教学目标作为重要参考,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课后作业设计教学的选择要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生活经历中感受音乐课程的魅力。音乐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课后作业主要是以练习发音方法和领悟音乐内涵为主。
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加强与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在学习完小学音乐“春天来了”一课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歌曲的吟唱和欣赏后,在课后作业中也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和经历中感受“春天”欢快愉悦的心情。在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一起进行春游活动,在春游中观赏春天美丽的景色,感受春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地景象。在学生展开春游交流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课堂上学习的音乐歌曲“春天来了”,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重新回顾整首歌的作曲和旋律。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增强音乐课程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在欣赏美妙地歌曲中感受生活带来的惊喜。进一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音乐课程的魅力,提高对音乐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设置情感式主题,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是一种具有强烈情感性的艺术,在音乐欣赏地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什么是“美”、什么是“善”、什么是“丑”以及什么是“恶”。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有很多歌曲或是表达对大自然和自然的赞美与热爱,或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给予学生更浓厚的熏陶。比如,在欣赏完小学音乐“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这首歌曲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对学生对热爱家乡和自然的情感,在布置作业时就要注重情感式主题地运用。这首歌曲是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抒情歌曲,旋律优美、明快。长江与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引以自豪,代表我们民族精神的江河。歌曲为宫调式,但其中也蕴含了羽调式的因素,结构短小、精巧,音域在一个八度范围内。旋律流畅、朗朗上口,是一首不可多得的适合小学生唱的四三拍歌曲。在作业设置中,教师要让学生用心进行聆听,在聆听完每一句之后进行想象联想,在歌曲的旋律中感受大自然无穷地奥妙。这样一来,学生也会在多次欣赏歌曲之后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更加透彻地感受音乐带来的无穷力量,推动音乐教学活动的持续发展。
??3.采用教育性主题,突出音乐课程的教育意义
??在小学阶段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考虑把音乐教学目标和普通教育目标联系起来。音乐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受到“教育”。因此,在音乐课后作业中,教师要采用教育式主题,全面突出音乐课程的教育意义,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在学习小学音乐“花木兰”一课时,教师要联系歌曲主题展开深层次的教育活动。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再次欣赏整首歌曲,以歌曲名为参考写出自己听时的感受。在歌曲高调激昂的旋律中,学生就会反思其中蕴含的情感,思考女子要怎样努力奋进与男子相比。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中感受歌曲带来的教育性,感受歌曲中蕴含的道理。
总之,切实推进小学音乐教学课后实践活动是有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必要手段。愿我们的广大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能不辞辛劳,认真做足、做好课后实践活动这项工作,让我们的孩子在音乐的天空自由地翱翔、开心地展翅!
参考文献
[1]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浅谈如何实践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魅力中国,2010,1期。
[3]徐晶晶.让音乐走出教室,走向生活——小学音乐课外作业的尝试[J].才智,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