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趣味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词汇认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黄丹丹
[导读]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初级阶段,学生没有系统学过英文26个字母、国际音标,而且目前的牛津深圳版本的英语书是没有标注音标的。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初级阶段,学生没有系统学过英文26个字母、国际音标,而且目前的牛津深圳版本的英语书是没有标注音标的。因此学生无法按发音规律记忆和巩固单词。反复单调的认读单词,会让学生的积极性大幅度的下降,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单词巩固和阅读能力。因此研究低段学会僧英语单词认读能力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低段学生        词汇认读         趣味性活动

        2011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潜力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探索,提出的小学阶段英语学习要求基本达到了《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的要求。经过上一学年进修学校对教材深入剖析的培训,让新接触牛津教材的老师对于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发现本课程实验选用的教材有了以下几个共同的特征:
        1:教材设计的话题是学生感兴趣的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话题,学生对于学习英语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2:教材内容的组织,语言知识的复现率高,呈螺旋式上升。在复现旧知识的同时逐渐引入新知识,随着年级的增长,各个单元的知识范畴也在逐渐扩大。
        3:新的教材牛津深圳版给学生提供了很多整合新旧知识的空间,开放式的活动把各个知识点串合在一起,给学生综合地运用知识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认读的定义
所谓认读指的是单词或者是简单词组的一种辨认。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基本层次的认读。也就是孩子们看见一个词能够说出它的基本词义,这就是最基本的认读,新课标对于一二年级孩子的要求就是能看图识词,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正确地书写字母;第二,稍高一点层次的认读。即在语境中的认读,也就是在一个句子里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样就可以把认读融入到语境中,不是单独、孤立地学习,而是很灵活地掌握一个词,并且逐渐能够熟练运用。
在趣味活动中培养认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认读单词是机械性地记单词,机械性地背诵单词,每天一堆单词就是重复性地一个个去认,一个个天天看着,分秒必争地看着,对于一二年级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他们没有学过字母,要怎样去认读单词?一二年级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是非常短的,几分钟就需要强调一下纪律,这样子每天枯燥地认读单词会让孩子们对英语失去了兴趣,甚至会产生畏惧感,觉得自己没有信心,因此单词的认读必须在趣味活动中进行。
单词比较长,学生通过图片能够很快的了解词义,但是对pencil-sharpener的发音会感到困难,因此就需要在内化听说阶段通过多种活动反复操练,直至见到实物能够用英语脱口而出。那么在第二个阶段内化字形,学生就能够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很快将单词的音形结合了。
重复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方式,所以此部分教学活动教师要创设丰富有趣的活动,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在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反复认读单词,以达到内化巩固听说的目的。下面是我在这一步骤中经常搞的一些活动。 
A 快乐的说唱巩固
韵律有着神奇功效,它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强化词汇的声音,做到朗朗上口,脱口而出。配上有节奏的拍手、跺脚等肢体动作,学生更是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如:在教weather时,运用天气运动操来设计动作
How’s the weather         It’s sunny, It’s sunny today
(老师双手举到头部,做遮挡太阳的动作)
How’s the weather         It’s rainy, It’s rainy today.
(老是双手举到头部,做挡雨动作,然后双手从上往下波动类似的下雨动作)
How’s the weather         It’s snowy. It’s snowy today.
(教师做类似下雨的动作,但五指张开又合拢的动作)
又如在学习文具词语时,学生在说唱韵文时加入动作表演,他们兴趣盎然。
A ruler,(左手摊开) a rubber ,(右手摊开) I can see(双手眼镜状,放在眼眶周围)
A ruler,  a rubber,  for you and me.
B 游戏活动巩固
a. 看看猜猜
① Missing game
老师将所教单词的卡片一一展示,学生逐一读出单词,再利用PPT的动画功能,消失部分单词,让学生猜猜:What is missing        
② What’s it       
这还是一个猜的游戏,做法特别简单,把所授单词的图片部分盖住,搭配上望远镜的图案,,PPT动作轨迹移动,漏出部分可以观察的地方,让学生猜出整幅图的内容。
b.听听猜猜
① Louder
老师请一个同学A到前边来,背对全班站好,然后老师将刚刚呈现过的词的实物,藏在一个同学的课桌里,同学A到班上同学中间去找。若A与实物越来越近,则全班读这个词的声音就越来越大,反之,离得越远,声音越小。直到A根据全班的提示找到实物为止。这个游戏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重复把新单词读了几十遍,有很好的内化效果。
② listen and guess
动物的叫声。老师或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孩子快速反应说出单词。比如说Miao, Miao, what is it         It’s a cat. Miao, miao.
Moo, Moo, What is it          It’s a cow. Moo, moo. 或者录音播放动物的声音, 老师问: What can you hear         学生回答: I can hear ...
c. 摸摸猜猜
① Magic bag
老师事先拿袋子装好需要用到的物品,邀请一位同学到讲台来,用手摸袋子里的东西,让其他同学问: What is it         台上学生回答问题。 It’s a... 如果猜对,学生拿出实物,并担任小老师, 带领全班朗读。
② touch and guess
两位同学为一组。都事先准备好物品。 一人闭上眼睛和触摸, 另外一位同学可以描述并询问是什么。 答对可以交换物品。 这样可以刺激孩子的兴趣,非常愿意去猜和说。 到最后游戏结束的时候再把物品还回给物品的主人。
C 漫画单词创作
a.形象记忆
  学生准备一本白色的画本。比如: tree,可以把tr想象成树干,ee,想象成两片树叶,然后画出来,涂上颜色。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强化了孩子的记忆能力。整个过程有趣,学生的注意力也得到了加强。
b.发散思维记忆
思维导图可以让孩子通过联想记忆。把学过的东西串联在一起或进行分类,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想象。比如以fruit为主题,学生可以画strawberry、pear、apple、orange...等一系列卡通水果图,再配上颜色。这种方法发散了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逻辑能力,并取得认读单词和记忆单词事半功倍的效果。
无论从改革创新看来还是教师学生角色转变看来,学生的认读都是必不可少的,让孩子在趣味活动中反复操练所需要认读的单词,能够让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能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去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
[2]小学英语课程体系整体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