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7期   作者:伍海荣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就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工作。以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为工作目标,使学生成为有能力、有担当、有作为的人才,所以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就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工作。以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为工作目标,使学生成为有能力、有担当、有作为的人才,所以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从小学开始培养,做好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结合学生不同是时段的成长需求,两者相互结合,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

        小学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教职人员。基于此,在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班级中的日常教育工作,做好学生的道德培养,为学生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更要做好言传身教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立德树人带来的深刻意义
        小学中大多数学生好奇心重、善于模仿等特点,特别是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学生在在目睹社交平台争夺眼球的事件后,三观会发生变化。而教师可以通过立德树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将德育工作渗透在教育工作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思想,提升独立自主、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打好基础[1]。
二、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在当前的德育教育中,由于学生年龄小,普遍抗压能力不强。特别是学生刚刚步入集体生活,没有建立班级集体荣誉感,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学生一时间无法适应学校的生活。所以小学生经常呈现自制能力差、不准守班级纪律等问题[2]。同时,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每个学生都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学生普遍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致使班级德育工作开展较为缓慢。教师对于班级管理多以命令的口吻进行,使学生机制听从教师的命令指派,但过后又忘了教师的命令,这种机械化的、片面性的管理方式,造成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滞后性。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
(一)建立班级管理制度,提升立德树人的内涵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工作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主动性,并在管理工作中,渗透正确的思想教育工作。学生的身心皆处于成长之中,所以教师应该运用丰富的管理经验对其进行科学育人[3]。建立班级管理制度,提升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小学生习惯在课间在走廊跑来跑去,大声叫喊。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进行班级管理制度的新规,禁止学生在课间大声叫喊,不在走廊乱跑乱跳,保持肃静。可以在制订该制度时,与学生一同探讨这条规定制度是否有问题,学生可以就该德育习惯的养成进行内容的论述,践行此规定是否有难度。若无异议,就需要即刻执行该制度,将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通过学生个人作风的改进,明确学生自身在班级中责任,学生还要相互监督,利用这样的方式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地。
(二)通过德育教育,进行学生的劝导工作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周围人、事、物的影响,同时,他们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极其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迷失自己。

作为班主任,更应了解班级学生的特点,利用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后天刻意的改进,使自身的缺点逐步减小,向着学生行为规范标准那样,做好自身的管理工作,更好的生活在集体生活中。当然,学生中也会有一些学生存在自己的小心思,所以他们在学习态度及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劝导,通过谈话的方式,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改善缺点,实现自我价值[4]。
        例如:班级中的一些男同学,正处于活泼、淘气的阶段,他们喜欢捉弄女生,将橡皮泥抹在女同学的头发上,给教师工作带去很多麻烦。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劝导,首先应对男同学的心理特点及性格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多数同学虽然淘气,但其实他们的自尊心及自我防卫心还是很强的,所以需要教师在课下了解问题,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工作。切不可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其进行劝导与指责,同时,还要找该同学身边的好友对其当前的学习状况、生活环境进行了解,分析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才能对其言行进行适当的劝导工作,帮助学生分析自己问题所在,才能做好班级同学的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工作顺利开展,真正的建立学生身心健康[5]。
(三)运用榜样示范,全面渗透德育内容
        管理学生的方法有很多中,并不是只有依靠严厉的批评及训导才是实现预期的管理效果。班主任也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出改变。班主任既是班级决策者,也是班级活动中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引者。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环境中,对学生的行为模式、思想认知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更应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榜样的力量做好发挥德育教育工作的意义,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启发。特别是当今移动智能智能终端的普及,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将会受到网络的硬性,沉迷与电子游戏中,逐步丧失对学习的热情,这对于学生的危害是极大的。教师可以基于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利用言传身教的方式,为学生讲述自己的阅读计划,并将自己的阅读目标分享给学生,在每阅读完一本书时,可以在课余时间,将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学生,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教师可以自己做一些公益事业,帮助贫困儿童,并将这些事情分享给学生,利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既做到了言传身教用可以为学生德育教育做出表率,改善学生的不良习惯,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 
结语:
        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就是要将学生教育目标与班级管理相互融合,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学习能力与道德品质兼备的人才,通过班级管理制度建立、劝导工作开展、言传身教工作的渗透,做好小学生的立德树人工作,通过这样的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向大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研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76
[2]茹丽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方法创新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203
[3]王文德.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管理的探究[J].亚太教育,2019(07):32
[4]齐海英.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谈[J].甘肃教育,2019(13):48
[5]肖勇.浅析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