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黄瑞平
[导读] 新课标的推行下,以往的授课方案已略显落后,不能满足学生真实的需求,开始脱离时代前行的轨道。
        摘要:新课标的推行下,以往的授课方案已略显落后,不能满足学生真实的需求,开始脱离时代前行的轨道。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凭借先进理念审视以往的授课模式并找到其中不足,有方向地改进,巧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营造出愉悦的气氛,继而能更好燃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本着因人育人的理念,教师丰富授课的手段,融入多样的元素来吸引小学生,使之更好地参与进来,释放出自身的潜能,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全能型人才,而教育则是当下的关键,而以往的教学模式开始凸显出诸多的问题,不能与社会的前行做到同步,故教育系统开始进行改革,提出新课标并做到相应的实施,以学生间合作及共同的探究为新的方向,重视个性的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开始改进授课的方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来进行阅读及点拨,使之融入其中意境,感受到阅读文本的内涵,形成正确的观念而规范自身的行为,将阅读中所产生的疑问转换为求知的欲望,紧跟授课节奏探索的更多的内容,满足自身的需求,提升授课的效率。
        一、营造愉悦气氛,燃起阅读热情
        新时期下,教师应结合小学生心理的变化和成长中的需求来对阅读教学的手段进行相应的调整,将授课的重点放在体验感上,这就需要学生饱含热情地参与,那么教师必须为其营造出愉悦的气氛。学生的心情在课堂中得到放松,才能轻松地走入阅读文本中的意境,对其中的深意做到领会,也悟出较多人生哲理,健康地成长。例如,在《精卫填海》的阅读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等设备播放出相应的动画内容,使小学生眼前一亮,在课堂中也可以看到自身喜爱的动画片,热情瞬间燃起,同时也产生好奇迫切地想知道新的知识与动画内容间的关系,继而形成求知的欲望。教师随之鼓励学生在看完动画后去阅读这个神话故事,并看到古人是如何记录并描述故事。学生开始阅读并根据动画的内容而很轻松地完成理解,这时教师邀请学生运用自身的语言来对阅读文本进行解释,使之揣测字句的意思去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从旁指点,对解读有误的地方进行纠正,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思考,感受神话故事的深意,继而明白古代便开始对自然做到探究,同时也感受到古诗文的写作特点,简短的字句中却蕴含着人生哲理。
        二、丰富授课手段,融入多样元素
        以往的授课手段略显落后,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无趣,与其需求无法契合,故教师开始对授课的方式做到丰富,巧妙的融入多样化的元素,让小学生在阅读中产生自身的想法并形成一定的表达欲望,展现个性的特点。教师打破以往定型式的阅读方式,借助当下的信息技术通过微信、QQ等平台寻求家长的配合,以使阅读深入学生的生活,让其感受到阅读的价值。例如,新课改下重视古诗文的阅读并加重其所占比重,而这也使学生感到畏惧,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采用课下预习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如,在学习《守株待兔》前,教师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让小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不认识的生字词进行标注和查阅,以能完成流畅的朗读。与此同时,向家长询问这个故事,从家长的讲述中去体会劳动的内涵,产生一定的疑问“为什么他会一直再等一只撞死的兔子”、“宋国人为什么笑他?”。那么在课堂中,小学生会有针对性地去听讲,以寻找到相应的答案,教师再通过多媒体等设备展现出相应的成语故事,来与学生的看法进行对比,比直接的“灌输”更为有效,使之明白劳动的真谛,开始回顾自身的行为,教师点拨“学习与劳动一样”,使之形成正确的观念,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弥补之前的不足。


        三、巧用小组合作,强化阅读效果
        新课改下,教师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不再进行直接讲解,而是巧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给其留下思考的时间,在沟通中去分享自身的看法,多条思路进行碰撞迸发出创新的意识,在小组的配合下共同探究所需的答案并验证自身的想法,使之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也强化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建立起阅读小组,每组4-6人,以民主的方式选出小组长,然后对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做到共同的完成。小组成员在阅读中相互帮助,对不懂的字句进行探讨,尝试结合上下文的方式去揣测,分享各自所用的办法,使组员能够接触到不同的阅读方法。与此同时,团队的合作中学生以往枯燥感消散,随之而来的是沟通的热情,希望表达出自身在阅读中看法,而组员也能从多角度去看待阅读文章,继而在合作中探究到其中深意。例如,角色扮演可以使组员间更为默契,燃起其协作的意识,不再畏惧阅读,而是主动地参与,强化阅读的成效。
        四、做到因人育人,提升综合素养
        社会需要全能型且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人才,那么小学阶段就应开始注重个性的激发及后续的发展。新课改下,教师基于因人育人的理念,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进行优化,既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激发出家国情怀,又应掌握其中的写作技巧,故在文字的功能和内涵的探究等方面做出创新。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应结合生活,让学生在阅读时回顾生活的经验中进入相应的情境,去欣赏文中的景色。与此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等设备播放出相应的景色,增长小学生的见识,也使之体验感得到强化,稚嫩的心灵在阅读文章中得到熏陶,继而对其人文品质有着较好的影响,使之在阳光向上的心态下健康地成长。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时产生自身的看法,教师应对其表示尊重,并让其尝试融入写作中,使这创作出饱含情感且有着创新意味的作品,提升其综合素养。
        结束语:
        阅读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所需的技能,故在新课标的实施下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纷纷对以往的授课模式进行审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小学生释放出自身的潜能,将阅读文章的深意做到挖掘,提升其鉴赏力,对审美也有一定的强化效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将授课经验与先进理念结合,重视学生阅读中的体验感,使之在每次阅读中都能获得所需的知识并将文章中写作技巧迁移为自身的技能,不再畏惧后续的写作,使之综合能力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张彦萍.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38+40.
        [2]李梦玲.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才智,2018(20):70.
        [3]王辰香.关于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8(09):124-125.
        [4]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王晓青.学周刊.2020(03)
        [5]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尹秀梅.学周刊.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