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以及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建设的视角来看,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顺应当代小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特点,引入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小学生提供一个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渠道能够有效提升当代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模式应用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转变阅读教学方式,引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关键一步。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忽视写作的重要性等客观现实,结合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探究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路径。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读写不分家是我们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基本定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会影响小学生的思维和思想深广度,而单纯地实施写作教学又会出现写作素材不足等问题。因此,教师应将读与写结合在一起,在带领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更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感悟写出来,在阅读中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运用某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阅读和写作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的结合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现状分析
2.1写作练习频率较低且指导较少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练习的频率相对较低,且缺乏对写作训练的指导,这也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造成了阻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其实远高于写作,这是因为阅读理解中包含了生字生词以及背诵等内容,到了高年级还会涉及对文章的阅读理解。部分教师会要求学生背诵范文,以此解决写作问题。小学语文写作练习通常是一个单元一个写作主题,一到两周才有一节写作课。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也只是简单地打分,圈出优美的词句,然后用一两句话对作文内容进行评价,这就导致小学生只看重作文分数,将写作练习视为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效率的提升。
2.2教师缺乏读写结合意识
教师缺乏读写结合意识是影响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小学阶段的课内阅读内容相对简单,课外阅读篇幅也不会太长,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是更关注生字生词的教学,更注重对文句的理解和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揣摩,而较少提及写作技巧和语言的艺术性。这就导致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被割裂开来,严重影响了课内外阅读在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更让小学生形成了读写分离的错误观念,不利于小学生自主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路径分析
3.1提升学生对语文教材文章的理解水平
小学生思维模式正处于发育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段时期,将正确的学习风气在学生的思想中形成。小学生面临的语文难题是在文章理解方面的学习,在文章解析上不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找不到文献重点,对题目是茫然的。教师将读写结合加入到教材文章解析上,可以弥补教学上的不足,加深学生在文章上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太高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的教材课本,大多是一些具有丰富情感的文章,教师在教课的时候可以依据课本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反复的阅读,对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都要仔细的思考,理解文章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比如,以文章《圆明园的毁灭》为教学例子,教师要先让学生仔细的阅读文章内容,至少要读两遍,然后教师在讲解文章表达情感,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学生在具体的解析文章过程中,就会明白文章表达的含义,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中国文化建筑损坏的惋惜,增加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和爱国之情,教导学生要爱护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遗产。
3.2鼓励小学生仿写、续写阅读内容,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仿写、续写阅读内容,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华,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讲解文章中的写作技巧以及某一修辞手法的效果,例如拟人手法赋予动植物以人的思想情感,让文章一下子“活”了起来。然后,教师可从这一点切入,引导学生也运用拟人手法写几个句子或写一篇短文。在开放性学习中,教师更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阅读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就能够给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这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3注重读后感的写作和批改,加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有感而发是阅读和写作之间的重要纽带,读后感是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的关键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带领其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在阅读教学之后,鼓励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写下来,然后邀请观点鲜明且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发言,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为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了平台,同时,写作读后感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批改学生的读后感,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提升学生对读后感写作的重视程度。
3.4增强读写结合意识,寻找契合点和突破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增强读写结合意识,有意识地推进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寻找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契合点和突破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讲解文章中的写作技巧,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写一篇相同主题的文章,在写作中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情感,从而提升阅读学习中的代入感和共情能力。实践证明,通过寻找读写结合的契合点和突破点,能够有效提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效率。
3.5培养小学生日记写作习惯,为写作积累素材在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很多学生都会出现没有写作素材,不知道写什么,或者是反复写一件事情的情况。这与学生写作素材积累不足有一定的关系。生活中,学生没有积累素材的意识,也不会将阅读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为此,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日记写作习惯,一方面培养其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让其认识到阅读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形成情境迁移意识,将生活经验用到语文阅读理解中来,从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契合了当代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且不受拘束的特点,能够有效夯实学生的语文阅读基础和写作基础。在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增强读写结合意识,积极寻求二者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形成日记书写习惯和仿写、续写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目标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小能.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J].学周刊,2019(15).
[2]?魏萍.论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J].名师在线,2018(13).